铜鼓王
广西博物馆珍藏的一件北流型铜鼓,面径166厘米,鼓足已残,残高67.5厘米,重达300公斤。这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大的铜鼓,号称“铜鼓王”。《广州记》云:“俚、僚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据不完全统计,壮族先民制造的铜鼓,面径超过110厘米的就有15面之多。“鼓唯高大为贵”,即是重量与力量的美,铜鼓从质地到纹饰都充分体现了重力的美感:鼓的全身皆为青铜所铸,金属要比其他物质都重,这是古人的直观感觉,而在铜鼓上装饰的花纹也与鼓身重力美感相协调。北流型铜鼓花纹,是圆的反复出现。从小的密密麻麻的云雷纹圆圈型式,到布满全身的晕圈形式,还有嵌置鼓面中心的太阳纹,均给人以稳重深沉的审美感觉。那一道道晕圈,就像金丝银线将鼓身箍紧勒实,面径166厘米的铜鼓,如果没有晕圈的艺术处理,那薄的鼓面必然给人以轻薄易碎的之感,而铸上突起的晕圈及各种浮雕纹饰,轻薄的感觉就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