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酒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酒箴

酒箴

酒流生祸,狱讼繁兴(1)。一献百拜(2),正避祸生。二爵三爵(3),油油言言(4)。本以成礼,岂继以淫(5)?大乱丧德,罔非惟行(6)。执拘以杀,非过于刑。糜谷耗财(7),一醉是营。饮狂失礼,厥祸犹轻(8)。其毒腐肠,其厉熏心(9)。魂亡魄丧,昏梦莫醒。肉脱骨立(10),将重殒身(11)。酣者必亡,为祸甚明。反狂归圣(12),一念可升。能自戒者,先民有程:或不多饮,以约于亲;或加自杖,以违先人;或本善饮,断不濡唇(13)。为荒忽故(14),废业是惩。特患不为,不患不能。愿自爱重,战战兢兢。以报尔先(15),以全尔灵,以保尔宁,以永尔龄(16)。远大可觊(17),功名可成。彼嗜酒者,《德颂》是名(18)。果溺其言,祸将满盈。苦口利病,反颂为箴。勇决敏锐,与心为盟。自此覆爵(18),清白如神。
【注释】
(1)狱讼(song):诉讼案件,打官司。
(2)献:主人向宾客敬酒。《诗·小雅·楚茨》:“为宾为客,献酬交错。”朱熹注:“主人酌宾曰献,宾饮主人曰酢,主人又自饮而复宾曰酬。”拜:古时为下跪叩头及打恭作揖的通称。
(3)爵:古代酒器,青铜制。后泛指酒器。
(4)油油言言:和悦恭敬貌。《礼记·王藻》:“受一爵而色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
(5)淫:过度。
(6)罔:欺骗。非:过错。
(7)糜(mi):糜费,耗费过度,浪费。
(8)厥(jue):其。
(9)厉:通“疠”,灾疫。
(10)肉脱骨立:形容人消瘦的样子。
(11)殒(yun)身:死。
(12)狂:下愚的人。圣:指圣人。
(13)濡(ru):沾湿。
(14)荒忽:同“恍惚”,隐约不可辨识。
(15)先:祖先。
(16)永:长久。
(17)觊(ji):冀望,希图。
(18)《德颂》:《酒德颂》的省称,刘伶作,是赞美饮酒的。
(19)覆爵:即把酒杯扣过来。
【译文】
喝酒会产生灾祸,官司增加很多。彬彬有礼,正是为了避免产生灾祸。二杯三杯,和悦恭敬。本来用来完成礼节,岂能接下去达到过分的程度?喝酒到大乱的程度就丧失了道德,欺骗、犯错误的事都会做出来。把你抓起来杀掉,在刑法上也不过分。浪费谷物,消耗钱财,只求一醉。喝酒达到发狂的程度,发生失礼的行为,这样的灾祸还是轻的。它的毒性会使肠子腐烂,它的灾疫熏心。丧魂失魄,昏昏大睡不醒。肉掉了秤,只剩下干巴巴的骨头,重了还要丧失性命。酒酣的人必定亡身,招来的灾祸明明白白。由下愚变成圣人,只要转变一个念头(指为善之念)就可办到。能自己戒酒的,前人有办法:或不多饮,跟亲人约定;或用木杖自责,因为违背了祖先的教训;或者本来善于饮酒,现在决不沾唇。因为恍恍惚惚,受到废业的惩罚。只怕不干,不怕不能。愿你自我爱重,战战兢兢。以报答你的祖先,以保全你的性命,以保证你的安宁,以使你长寿。远大的前途可以瞻望,功名也可成就。那些嗜酒的人,总喜欢刘伶的《酒德颂》。果真沉溺于他的话,你的灾祸就满盈了。吃药口苦,但对病有利。要把对酒的赞颂,变成对酒的箴戒。勇敢果决,行动敏捷,用心发誓。从此把酒杯扣过来,使自己神智清醒。

☚ 包恢   王迈 ☛

《酒箴》

子犹瓶矣。观瓶之居,居井之眉。处高临深,动常近危。酒醪不入口,藏水满怀。不得左右,牵于纆徽。一旦漎碍,为瓽所轠,身提黄泉,骨肉为泥。自用如此,不如鸱夷

鸱夷滑稽,腹大如壶。尽日盛酒,人复借酤。常为国器,托于属车。出入两宫,经营公家⑾。由是言之,酒何过乎?

(《全汉文》)

注释①瓶——汲水器。②眉——湄,水边。③纆徽——井上专用之绳索。④(zhuan)——县。碍,绳子被挂住。⑤瓽(dang)——井壁上砌的砖。轠(lei),碰击。⑥提——在此作被掷弃解。⑦鸱夷——皮制装酒袋。古人以皮革制成鸱鸟状的袋子贮酒。⑧滑(gu)稽——古代注酒器,圆形,能转动注酒终日不竭而得名;此处有圆滑之义。⑨属车——皇帝外出时的侍从车辆。⑩两宫——指太后与皇帝,亦可指皇帝与皇后。⑾公家——本指诸侯王国的家室政权,在此作豪门贵族之家解。

赏析凡以“箴”命名的文章,都是用来规劝他人或戒勉自己的,属古文体中的“箴铭”类。扬雄的《酒箴》,始见《汉书·游侠传》的“陈遵传”内,箴文前有“黄门郎扬雄作《酒箴》以讽谏成帝”云。无怪乎作者要采用幽默手法、委曲宛转地寓庄于谐了。

该文在结构上别具特色。开篇首句“子犹瓶矣”凌空推出令人有不及接应的突兀之感,但它却十分重要,公开标明作者是在借容器以喻人事,所以箴文的主题更含深意,绝不仅仅是用以讽谏嗜酒的汉成帝。首句之下分前后两段。前段主要写井台上辘轳架下悬挂的汲水瓶“处高临深,动常近危”的厄运;后段写“常为国器”、“出入两宫”的酒器的尊贵。以“酒”命题的文章,却不直接写酒而是写盛酒之器;再就其篇幅而言,写汲水瓶的文字却又远远多于写容酒器,这是不是有所偏离?这就需要我们去探索作者在文中深藏的奥秘。

从“观瓶之居”至“骨肉为泥”这十二句是前段,它集中写汲水之瓶。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并无只字外形描绘,句句却都深入底里揭示本质。先写汲水瓶的处境“处高临深,动常近危”,点出了它的无畏和勇敢;再写它的待遇“酒醪不入口,藏水满怀”,显示了它的清正与廉洁;接下去写它的行动“不得左右,牵于纆徽”,是述说它终朝受制于一根井索只能直上直下,不得向左向右,显然失去了可贵的自由;最后四句写它的结局“一旦漎碍,为瓽所轠,身提黄泉,骨肉为泥”,就是说:如果悬挂时出现障碍,碰撞了井壁,它就会被掷入黄泉,尸骨粉碎化为烂泥。至此为止,汲水瓶一生无私奉献、鞠躬尽瘁至死方休的品德,便被活脱脱地揭示出来了。而段尾处“自用如此,不如鸱夷”之句,则显然在起转折承启的作用,使文字自然地过渡到下一段。后段开始两句“鸱夷滑稽,腹大如壶”写皮制盛酒袋的外形,如鸱鸟之状圆转自如;又写它“尽日盛酒,人复借酤”,装满美酒终日不竭,供人痛饮;接下去“常为国器,托于属车。出入两宫,经营公家”便点出了它因居于高位的嗜饮者的离不开,居然便成了“国器”,出入皇宫内院,甚而至于奔走在官府朝堂之间参与政事,俨然一副幸臣、政客的嘴脸!最妙的是结尾两句“由是言之,酒何过乎”耐人寻味:从进谏的观点来说,作者揭示出酒本无罪,分明是嗜酒人受不了酒的诱惑,才沾染成习,应该戒止;从作者寓嘲讽于其中的角度看,他将“腹大如壶”的“鸱夷”皮袋居然登上大雅之堂成为国之重器,比喻朝中专事逢迎的奸佞之臣播乱纲纪,全然是人主、权势者的私欲铸成,罪之魁祸之首在纵容者,酒器与幸臣又算什么?这真是是非分明,针针见血。

综合上面对行文结构与内容的分析,便可发掘出该文深化了的主题,揭示出他对那些巧言令色、趋炎附势以邀名利的小人的鄙薄和对于满腹经纶、有治国安邦之能的勇敢而高洁的君子的讴歌,从而也谴责了这种是非倒置的现象的制造者,吐出了积贮在胸中的不平之气。足见该文寄寓之深远。

值得再追补一笔的是,古之箴、铭属于韵文,要求字句整齐押韵。这篇小箴,共二十五句,除不以形式害义“酒醪不入口”一句为五言外,其它都是四言句;如首句不计入,其余凡双句者,尾字全是韵脚,十分工巧。

无论从形式到内容,这篇《酒箴》确都是一篇绝妙好辞。

酒箴

酒箴

辞赋名篇。西汉扬雄作。见《汉书·游侠传》。又见《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各本均作《酒赋》,《北堂书钞》作《都酒赋》。据《汉书·游侠传》,汉成帝好酒,扬雄为黄门侍郎,作《酒箴》以讽谏之。此文虽题为“箴”,其实为咏物小赋。曹植《酒赋》序云:“余览扬雄《酒赋》,辞甚戏而不雅。”因此可知曹植视此篇为赋体。其文设“酒客”难“法度士”,类似赋体之客主问答形式。文章可分为二段。前段叙水瓶(陶制酒罐)之居处。其处境艰难,“居井之眉,处高临深,动常近危”,有一天系瓶的绳索被挂住,为井壁上的砖所碰碎,终于“身提黄泉,骨肉为泥。”后段叙鸱夷(盛酒皮囊)“尽日盛酒,人复借酤,常为国器,托于属车,出入两宫,经营公家”。此文之瓶喻刚介耿直、遵守规矩的“法度士”;鸱夷盖指随方就圆的小人。前者经常守着他的操行并克制他的行为。尽管小心翼翼,但仍不免牵于绳索,“一旦叀碍,为瓽所轠”,则“骨肉为泥”。后者虽为谄媚华而不实的多言着,但却贵为国器,为帝王的左右侍从。此文意在揭露成帝世代的弊病,朝廷为阿谀小人所左右,循规蹈矩的正人君子,不论如何小心,却仍不免为朝廷所危害。文章全以四言句法写成,文辞朴质,少雕饰,含有幽默,类似游戏文。曹植嫌其“戏而不雅”,盖指此。唐柳宗元《瓶赋》为针对此文而作。

☚ 酒赋   酒德颂 ☛

酒箴

西汉文。扬雄作。据《汉书·游侠传》扬雄写作本文是用以“讽谏成帝”。文章写了两种器物的不同遭遇: 井旁汲水的瓶“处高临深,动常近危。酒醪不入口,臧水满怀”,为绳索所牵系,一旦碰在井壁上,就“身提黄泉,骨肉为泥”,倒不如“鸱夷”,即盛酒的囊。鸱夷“尽日盛酒”,“常为国器,托于属车;出入两宫,经营公家”,既得享乐,又有地位。作者的用意显然是讥讽那些攀附权贵的小人,为洁身自守,尽职奉公而反遭厄运的正直之士抱不平。汉成帝时外戚专权,王太后之兄王凤权倾一时,内外官吏皆出其门下,《汉书》认为“扬雄作《酒箴》以讽谏成帝”,或指此而言。此文托物寓意,对比鲜明,语言简炼,是一篇优秀的状物之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