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文官制度改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文官制度改革Civil service reform

这一改革试图把考绩制应用到公职的任命中。19世纪30年代第 一次提出文官制度改革的公开要求,这是对杰克逊总统执政时期的政党分赃制的反应。1853年,国会建立了 一套考核制度,但总的来说并不成功。1871年,总统被授权建立 一套以功绩和胜任职责为基础的任命公职人员的总体制。该体制的失败导致1883年通过了彭德尔顿法,第 一次规定了全国人才考核制的综合性计划。1903年,T·罗斯福总统制定的文职人员规章和命令对该法作了补充。从那以后,许多修正案和总统行政命令又增加了应考核职务的数量,取消了恩赐任命,扩大了彭德尔顿法的适用范围。各州的文官制度改革是1883年纽约州制定文职人员法以后开始的。第 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马萨诸塞 (1884年)、威斯康星和伊利诺斯 (1905年)、科罗拉多(1907)、新泽西 (1908年)、俄亥俄(1912年) 以及加利福尼亚和康涅狄格(1913年) 等州均以立法或宪法条文的形式建立了文职官员规章。后来,又有其他6个州实施了这类方案。在此时期内,大约有500个城市建立了类似的考绩制度。

文官制度改革

文官制度改革wenguan zhidu gaige

19世纪中叶英国政府为消除腐败、提高效率而进行的一项行政制度改革。改革以前, 国王、首相或贵族议员掌有直接任命政府官吏的权力,卖官鬻爵、任人唯亲非常普遍。贵族子弟庸碌无能而高踞要职, 政府官员饱食终日甚至请人代职。官员晋升不凭才干和业绩, 而靠年资和奥援。结果, 政府部门冗员充斥, 效率低下, 业务混乱。18世纪80年代,议会曾进行初步改革,规定录用官员首先须经各部门负责人的推荐, 但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19世纪50年代初,资产阶级自由派主张加以改革。在财政大臣格莱斯顿的授意下, 屈维廉和诺斯科特于1853年底拟出“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针砭当时文官制度的弊病,提出全面改革的方案。该报告在1854年的议会讨论中遭到反对,被迫撤回。因在克里木战争期间政府机构的弊病导致英军的严重伤亡和后勤供应的迟缓,激怒了公众舆论。1855年, 首相帕麦斯顿绕过议会, 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正式法令。但改革很不彻底。1870年,首相格莱斯顿颁布了第二个法令, 规定一切文官任用须经公开竞争考试, 但外交部和内政部例外。财政部的附件决定, 考试分为高级和低级两类。以后, 政府对投考文官的年龄、文官待遇、分级等做了许多改革、补充和修订, 文官制度日臻完善。这是一次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改革。通过改革,取消了个人恩赐官职的特权,减少了政府的腐败, 提高了行政工作效率, 同时促进了其他部门的改革。

☚ 宪章运动   工联主义 ☛

文官制度改革

联邦政府对有关文官的选择、晋升与管理等各项制度的改进与调整。文官指政府雇佣的文职人员,有别于选举产生的官员和军官。美国建国初期,在任用文官时即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杰克逊总统当政后,联邦、州及地方的各级文官职位完全实行政党分赃制。内战结束后,官僚制度的腐败和政治丑闻导致改革运动的兴起。1871年国会通过第一个授权总统以考试录用官员的法案。是年格兰特总统任命美国第一个文职人员委员会(亦称“文官委员会”),但遭国会反对,夭折。1883年国会通过《彭德尔顿法》,重建文官委员会,对许多职位实行考绩制,经考试及考绩录用和晋升文官,并授权总统加以推广。自此,实行考绩制的文官比例不断扩大,1883年为10%,1919年为7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至95%以上。1978年又通过新的文职人员条例,取消文官委员会,代之以人事管理局和保护考绩制度委员会,以利于对文职人员的管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