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训40—92东汉将领。字平叔,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邓禹第六子。明帝时任郎中、护乌桓校尉、张掖太守。章帝章和二年(88年),因护羌校尉张纡诱杀烧当羌首领迷吾等,引起诸羌反抗,遂代纡任护羌校尉。到任后,采用“剿抚兼施”政策,招抚月氏胡及诸羌,仅对迷吾子迷唐部众采取攻势,多次将其击败,在羌、“胡”等少数民族中有一定威望。 邓训汉代官吏。为护乌桓校尉。当地羌胡人以病死为耻,病重时取刀自刺。训闻有病者,以医药治疗之,愈者甚众。 邓训40~92东汉将领,字平叔,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邓禹第六子。明帝时任郎中、护乌桓校尉、张掖太守。章帝章和二年(公元88年),因护羌校尉张纡诱杀烧当羌首领迷吾等,引起诸羌反抗,遂代纡任护羌校尉。参见“邓训破羌豪迷唐之战”。 邓训39—92东汉大臣。字平叔,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邓禹第六子。少有大志,初为郎中,历护乌桓校尉、张掖太守、护羌校尉。其从边事多年,晓羌胡方略,鲜卑闻其威恩,皆不敢南近塞下。永元四年 (92),病卒官,时年五十三。 邓训40—92字平叔。东汉南阳新野(河南新野南)人。邓禹子。章和二年(88)为护羌校尉,利用羌族和月氏胡的矛盾,镇压羌族起义。后兴置屯田,注意用汉文化改变当地少数族的落后习俗,颇得少数族爱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