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苏联农业气候区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苏联农业气候区划Sulian nongye qihou quhuaagroclimatic divisions of the USSR

根据苏联农业气候指标与农业特点制定的农业气候区划。分综合农业气候区划和单项农业气候区划两类。
简史 苏联农业气候区划工作有较长的历史。在20世纪30年代Г.Т.谢良尼诺夫、И.А.戈尔茨贝格、Ф.Ф.达维塔亚、С.А.萨波日尼科娃等进行了苏联亚热带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源鉴定和区划,为引种茶、柠檬、柑桔、葡萄等作物提供了科学依据。20世纪50年代,完成了全苏综合农业气候区划。50年代末60年代初,普遍进行了作物农业气候区划。
1955年以来,苏联先后完成了一些州级农业气候区划和小气候区划。如《列宁格勒州中气候和小气候区划》以及《科克切塔夫州基洛夫集体农庄地区生长期农业气候鉴定》。70年代以来,苏联农业气候区划把土壤气候资源和农作物产量结合起来。A.P.康斯坦丁诺夫等人,考虑气象、土壤、农业技术和作物(品种) 生物学特性几方面因素, 完成了冬小麦、冬黑麦、春小麦、玉米、燕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土壤气候资源的鉴定和区划。
综合农业区划 有谢良尼诺夫、萨波日尼科娃等人的区划。谢良尼诺夫的区划分农业气候带、区、省三级; 用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把苏联全境划分成4个农业气候带: ❶北极带,活动积温等于零,最热月平均气温为0~5℃, 在“温暖”时期内也会出现霜冻; 可发展养鹿和狩猎业, 农作物只能在保护地上栽培。
❷亚北极带, 也称极地绿洲农作带或极地带。活动积温南部为1000~1200℃, 生长期不到100天,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15℃, 整个夏季均可出现霜冻; 裸地上可种植很少几种要求热量少的大叶蔬菜和块根类作物,在不受霜冻危害的年份,马铃薯可获得高产。
❸温带, 苏联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 是主要农业区, 四季分明。6月份日长北界为20小时, 南界为15小时; 可种植春播作物、冬播作物、块根作物和蔬菜。南半部可栽种瓜类、果树和葡萄。
❹亚热带, 显著的气候特点是冷、暖两季。6月份的昼长小于15小时, 12月份的昼长约9小时。本带南部作物可全年生长, 通常可收两季, 一季在夏初或5月末, 另一季在秋季。冷季可栽种抗寒的冬性禾本科作物; 暖季可栽种喜温作物及多年生的木本作物; 棉花、水稻、烟草、茶树、柑桔以及南方果树等。再用水热系数将农业气候带划分成农业气候区。温带分为5个农业气候区, 亚热带分为7个农业气候区,亚北极带未分区。农业气候区内,再按气候的大陆度分为若干农业气候省(见表1)。时期内(通常为6~8月)的总降水量;∑t——日平均气温大于10℃期间的积温

表1 谢良尼诺夫农业气候区划指标


时期内(通常为6~8月)的总降水量;∑t——日平均气温大于10℃期间的积温。
萨波日尼科娃等人的农业气候区划, 亦具有科学和实践价值。区划指标见表2。

表2 萨波日尼科娃等人农业气候区划指标


单项农业气候区划 为解决农业某项具体生产任务而编制的气候区划, 包括农作物、农业技术措施、农业气象灾害等的区划。在这类区划中有谢良尼诺夫的《苏联亚热带农业气候地带和地区》、达维塔亚的《苏联葡萄气候带》、巴布什金的《中亚棉花农业气候区划》、萨波日尼科娃等人的《玉米农业气候鉴定和区划》等。
苏联葡萄农业气候区划中采用的农业气候指标为: 生长期内日平均气温大于10℃积温、平均气温、总降水量以及成熟期的水热系数。中亚棉花农业气候区划采用的指标为: ❶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日期到秋季初霜时期内的活动积温。
❷秋季生长期热量资源。
❸秋季干旱程度(白天平均相对湿度)。
❹春播期的热量状况。
❺春季降水情况。
❻本地区干热风情况。苏联玉米农业气候区划, 是按苏联日平均气温≥10℃积温保证率(80%), 把全国划分为7个热量地带, 分别为: 400~500℃, 500~600℃,……900~1100℃和>1100℃, 并指出, 在北纬57~58度以北,种植玉米是不适宜的。此外,苏联还完成了油料作物、纤维作物、甜菜、马铃薯、亚热带作物、香料作物以及牧草农业技术措施及其效应等单项农业气候区划。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