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通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四肢部 > 經穴 > 通里
通里  tōnglǐ

手少陰心經穴。在前臂掌側,腕横紋上 一寸處。因其爲手少陰之絡,自通里别出,通經上行還入心中,故名。主治心悸怔忡,舌强不語,暴瘖。始見於秦漢典籍,達於當代。《靈樞經·經脈》:“手少陰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經入於心中,系舌本,屬目系。”明·高武《針灸聚英》卷一上:“通里,腕後一寸陷中。手少陰心脈之絡,别走太陽小腸經。銅人:針三分,灸三壯。明堂:七壯。主目眩頭痛熱病,先不樂數目,懊憹,數欠,頻呻悲,面熱無汗,頭風,暴瘖不言,目痛,心悸,肝臂臑痛,苦嘔,喉痹,少氣,遺溺,婦人經血過多,崩中。實則支滿鬲腫,瀉之,虚則不能言,補之。”《醫宗金鍳·刺灸心法要訣》:“通里腕側後,去腕一寸中。欲言聲不出,懊憹及怔忡。實則四肢重,頭腮面頰紅,聲平仍數欠,喉痹氣難通;虚則不能食,暴瘖面無容,毫針微微刺,方信有神功。”

通里

(《醫宗金鑒》)

通里

❶治法。里,指表里之里。详下法条。
❷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千金要方》作通理。属手少阴心经。手少阴之络穴。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处。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并有尺动脉通过。主治心痛,心悸怔忡,头晕,目眩,咽喉肿痛,暴瘖,舌强不语,腕关节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通里T′ungli

系手少阴心经上的一个针灸穴位。此穴在尺侧腕屈肌腱之桡侧,腕横纹上1寸处。施针时直刺0.5~1寸。主治头晕、目眩、心悸、怔中、咽喉肿痛、癔病失语、 腕臂痛等。

通里

经穴名。属手少阴心经,络穴。位于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一寸。主治:暴喑,舌强不语,心悸怔忡,头痛目眩,崩漏,肩臑肘臂内后侧痛。直刺0.2—0.5寸;可灸。

通里

通里

手少阴心经穴。取穴:在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见图2-1-1)。主治:心悸、怔忡、头晕、目眩、咽喉肿痛、暴喑、舌强不语、腕臂痛、遗尿、失眠、癔病性失语、神经衰弱。刺灸法: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其针感可循心经下行至无名指及小指,也可循心经上行至前臂、肘窝、臑内,个别患者可走向胸部。

☚ 血海   大横 ☛

通里tōnglǐ

❶经穴名。代号HT5。出《灵枢·经脉》。属手少阴心经。络穴。位于前臂掌侧, 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 腕横纹上1 寸处。主治心绞痛, 心悸, 癔病, 失语,腕关节疾患。直刺0. 3 ~ 0. 5 寸。灸3 ~ 5 分钟。
❷治法。详下法条。

通里

通里H5Tongli

手少阴心经穴。首见《灵枢·经脉》。本经络穴,又是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位于腕横纹尺侧端神门穴直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的凹陷中,伸臂仰掌取之。此穴在尺侧腕屈肌腱与指浅屈肌腱之间,深层有指深屈肌;有尺动、静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
一般直刺0.3~0.5寸。针感朝指端或肘部方向传导。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
本穴是临床常用的穴位。主治心神、口腔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惊悸怔忡,心神不安,热病头痛,目眩,咽喉肿痛,暴瘖,舌强,妇人经血过多,崩漏,臂肘腕疼痛等。现又多用以治疗心律不齐,神经衰弱,癔病,遗尿,月经不调,急性舌骨肌麻痹等。

☚ 灵道   阴郄 ☛
0000130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