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言见“浑言”。 通言训诂术语。即“浑言”。例如《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孔颖达正义:“此生死异称,出《尔雅》文,言其别于生时耳,若通而言之,亦通也。”意即“父”和“考”、“母”和“妣”、“妻”和“嫔”析而言之,生死有别;统而言之,意义相通。参见“浑言”条。 通言一卷。宋吴沆(详见《易璇玑》)撰。此书属语录体,其言间有可取,如曰:“不求过于人而人不能及之者,善道也;不求合于人而人不能离之者,善德也。”又曰:“立朝廷而后见山林之志,享富贵而后见贫贱之节。”其书亦时有特异之论,如曰:“孟轲谈仁义,至杨墨而不通,其道小,不足以容杨墨故也,孔子则无所否矣。韩愈原道德,至佛老而不通,其道小,不足以容佛老故也,王通则有所可矣。”《四库全书总目》谓“其宗旨殊为谬诞,不可训也”。 通言tōng yán全面论说。《景岳全书·小儿则总论》:“按此书虽通言诊法之要,然尤于小儿为最切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