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还魂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

(曲)明·《还魂记》

幸你相陪伴。

感德真非浅。

每常间累你埋冤。

是妾身刻铭肺肝。

金莲子多应是时乖命蹇。

便做道铁心肠,也须教我泪涟涟。


1

(曲)明·《还魂记》

惟思马援,习遗经戒子勤读。

题柱相如当路过。

一朝显达登云路。

衣锦还乡大丈夫。

是吾。

都只为文章,把妻担误换头。

苏秦悬头刺股。

后来时相居六国。

闭户袁安攻书赋。

他每都志遂还乡故。

偏我淹留在帝都。


1

(曲)明·《还魂记》

白玉绿杯,黄封御酒,年年来会蟠桃。


1

(曲)明·《还魂记》

风入松鮿生学浅自无能。今日里共谐秦晋。

乌鸦怎与鸾凰并。惜奴娇这洪恩难酬尽。

论此亲。想前生曾把彩绳结定。


1

(曲)明·《还魂记》

月儿高阶下蛩聒絮。

声声透奴耳。

压倒遮掩风,径入奴衣袂。

只有一盏孤灯,常来照著耳。

五更转教奴怎不心焦碎。

受此饥寒,谁人怜济。

蓦听得,窗外厢,芭蕉雨。

淅沥飒剌一似奴流泪。

雨有休时,泪珠无止。


1

(曲)明·《还魂记》

双亲听启。

那书生是薄幸的。

相看半载,语话没一句。

几次陪言,全然不理。

他说自有真真王氏妻。

因此上把奴抛弃。

还魂记

还魂记

❶欣欣客作。全名《包龙图公案袁文正还魂记》。今存明万历间文林阁刊本,收入《古本戏曲丛刊》二集。此剧共二十七出。写潮州袁文正赴京应试,携妻韩氏同行。到京师后,适值端午,国舅曹二大赛龙舟,见韩氏,垂涎其美色。曹二赚文正夫妇至家,以鸳鸯壶毒酒毒死文正,埋于后花园琼花井中。韩氏被逼不从,禁于密室。文正鬼魂化作一阵阴风,向包拯告状。拯置酒赚曹二,使韩氏对证,依法斩曹二,并用温凉帽救文正还魂,封为五霸诸侯,夫妇重圆。《玉谷新簧》选《文正托梦救妻》,题《返魂记》,又题《托梦记》。祁彪佳《曲品》:“活袁文正以温凉帽,封以五霸诸侯,真可喷饭。”其后,《雪香园》、《双蝴蝶》、《琼林宴》等传奇均脱胎于此剧。京剧有《碧尘珠》,滇剧有《三状元》,内容较此剧均有较大变化。
❷无名氏作。即《高文举还魂记》。今无传本。祁彪佳《曲品》:“《还魂》,俗本有《高文举》。此传之稍近于理。初尤疑其为古曲,迨后半散杂,遂不足观。”又云:“此即《高文举还魂记》也。《还魂》原本固不佳,此犹不得与之并列。”按张大复《寒山堂曲谱·谱选古今传奇散曲集总目》,其中有《高文举两世还魂记》。而《珍珠记》没有还魂情节,当与此剧路子不同。近人有将《珍珠记》和《还魂记》混而为一,误。今徽州抄本《还魂记》,又名《水云亭》,共二十七出,其情节与《珍珠记》有显著不同,主要有还魂情节,而无合珍珠情节。题目作:“高文举抚学登金榜,王贞贞屈死幽冥,包文拯乌台案断,《还魂记》万古永传名”。第十出《进府》中〔风入松〕曲,第二十六出《审门》中〔红纳袄〕曲,均有“滚白”,当为青阳腔本,班友书在《南戏论集》中有专文介绍。

☚ 双红记   金雀记 ☛

《还魂记》

《还魂记》

又名《牡丹亭》。传奇剧本。明汤显祖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上上品”,说:“杜丽娘事,甚奇。而着意发挥,怀春慕色之情,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明王骥德《曲律》说:“《还魂》、‘二梦’,如新出小旦,妖冶风流,令人魂消肠断;第未免有误字错步。”又说:“临川汤奉常之曲,当置法字无论,尽是案头异书。……《还魂》妙处种种,奇丽动人;然无奈腐木败草,时时缠绕笔端。”又说:“临川尚趣,直是横行,组织之工,几于天孙争巧;而屈曲聱牙,多令歌者齚舌。”明沈德符《顾曲杂言》说:自此剧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奈不谙曲谱,用韵多任意处,乃才情自足不朽也。”明茅暎《题牡丹亭记》说:此剧“梦而死也,能雪有情之涕;死而生也,顿破沉痛之颜;雅丽幽艳,灿若霞之披而花之旖旎矣。论者乃以其生不踏吴门,学未窥音律,局故乡之闻见,按无节之弦歌,几为元人所笑,不大难为作者乎!大都有意即有律,律者法也,必合四声、中七始而法始尽;有志则有辞,曲者志也,必藻绘如生、颦笑悲涕而曲始工。二者固合则并美,离则两伤;但以其稍不谐叶而遂訾之,是以折腰龋齿者攻于音,则谓夷光南威不足妍也,吾弗信矣。”明陈继儒《牡丹亭题词》说:当时传奇作家“独汤临川最称当行本色。以《花间》、《兰畹》之余彩,创为《牡丹亭》,则翻空转换极矣。一经王山阴批评,拨动髑髅之根尘,提出傀儡之啼哭。关汉卿、高则诚曾遇如此知音否?……夫乾坤首载乎《易》,郑、卫不删于《诗》,非情也乎哉!不若临川老人括男女之思而托之于梦。梦觉索梦,梦不可得,则至人与愚人同矣;情觉索情,情不可得,则太上与吾辈同矣;化梦还觉,化情归性,虽善谈名理者,其孰能与于斯!”明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词叙》说:“其款置数人,笑者真笑,笑即有声;啼者真啼,啼即有泪;叹者真叹,叹即有气。杜丽娘之妖也,柳梦梅之痴也,老夫人之软也,杜安抚之古执也,陈最良之雾也,春香之贼牢也,无不从筋节窍髓,以探其七情生动之微也。杜丽娘隽过言鸟,触似羚羊,月可沉,天可瘦,泉台可瞑,獠牙判发可狎而处;而‘梅’、‘柳’二字,一灵咬住,必不肯使劫灰烧失。柳生见鬼见神,痛叫顽纸;满心满意,只要插花。老夫人眢是血描,肠邻断草;拾得珠还,蔗不陪檗。杜安抚摇头山屹,强笑河清;一味做官,半言难入。陈教授满口塾书,一身襶气;小要便益,大经险怪。春香眨眼即知,锥心必尽;亦文亦史,亦败亦成。如此等人,皆若土玄空中增减圬塑,而以毫风吹气生活之者也。”明郑元勋《花筵赚序评语》说:为曲“若协律矣,而更加香艳,岂不更佳?此《还魂记》之逊《西厢》而凌《拜月》也。优人苦其文义幽深,不易入口,至议为失律,冤矣。”明张琦《衡曲麈谭》说:“杜丽娘一剧,上薄风、骚,下夺屈、宋,可与实甫《西厢》交胜。独其宫商半拗,得再调协一番,辞调两到,讵非盛事与?惜乎其难之也。”清李渔《闲情偶记》说:此剧“世以配飨元人,宜也。问其精华所在,则以《惊梦》、《寻梦》二折对。予谓二折虽佳,犹是今曲,非元曲也。《惊梦》首句云:‘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以游丝一缕,逗起情丝。发端一语,即费如许深心,可谓惨淡经营矣。然听歌《牡丹亭》者,百人之中有一二人解出此意否?……索解人既不易得,又何必奏之歌筵,俾雅人俗子同闻而共见乎?”清毛先舒《诗辩坻》说:此剧“惊奇环壮,幽艳淡沲,古法新制,机杼递见,谓之集成,谓之诣极。音节失谱,百之一二;而风调流逸,读之甘口,稍加转换,便已爽然。雪中芭蕉,政自不容割缀耳。”清林以宁《还魂记题序》说:此剧“禅理文诀,远驾《西厢》之上,而奇文隽味,真足益人神智,风雅之俦所当耽玩,此可以毁元稹、董、王之作者也。”清顾公燮《消夏闲记》说:此剧“凭空结撰,污蔑闺阃……,与唐元微之所著《会真记》,元王实甫演为《西厢》曲本,俱称填词绝唱。但口孽深重,罪干阴谴。昔有人游冥府,见阿鼻狱中拘系二人甚苦楚,问为谁,鬼卒曰:‘此即阳世所作《还魂记》、《西厢记》者,永不超生也。’宜哉!”清赵惠甫《能静居笔记》说:“友人好《西厢》者,争以为《牡丹亭》胜《西厢》,是真不读书人语,是真不解世情人语。……陡然一梦,而即情移意夺,随之以死,是则怀春荡妇之行检,安有清净闺阁如是者?其情易感,则亦易消,入之不深,则去之亦速,拈题结意,先已浅薄,如此虽使徐、庾操笔,岂能作一好语。今见其艳词丽句,而以为彼胜于此,是尚未知人情,安足以言读书?”近人吴梅《顾曲麈谈》说:杜丽娘“以一梦感情,生死不渝,亦已动人情致,而又写道院幽构之凄艳,野店合婚之潦草,无一不出乎人情之外,却无一不合乎人情之中。”吴梅《中国戏曲概论》说:“此记肯綮在生死之际。《惊梦》、《寻梦》、《诊祟》、《写真》、《悼殇》五折,由生而之死。《魂游》、《幽媾》、《欢挠》、《冥誓》、《回生》五折,自死而之生。其中搜抉灵根,掀翻情窟,为从来填词家屐齿所未及,遂能雄踞词坛,历劫不磨也。”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说:“窃谓此记曲词清新,逸出蹊径之外,秾丽淡白,随境变化手法,不独自由自在,驱使笔端,显示如神妙技,且科白亦用意周到,善于描写人物性格,尽其委曲。至若结构,针线绵密,事件展开,绝无不自然处,‘静场’与‘闹场’、‘愁场’与‘欢场’布置得宜。惟稍可非难者,下卷丽娘再生以后事,关目往往有冗漫处。”此剧通过杜丽娘这个追求个性解放,个性自由的光辉女性形象塑造,揭露了封建理学对青年男女个性的压抑和封建家长对青年男女思想的禁锢,表现了要求个性解放、个性自由的新思想。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但又和现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恰切地表现了“情”与“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语言以艳丽典雅为基本特色,但又能根据不同的人物性格,赋予不同的语言。最后以才子及第、奉旨成婚为结局,不免落入传奇家俗套。结构上后半部冗长枝曼,确为白璧微瑕。

还魂记

即《牡丹亭》。

还魂记

彩色电影戏曲 (江西弋阳腔) 艺术片。系根据汤显祖的《牡丹亭》改编,长春电影制片厂1960年出品。改编:凌鹤;导演:黄粲、王家乙;摄影: 王春泉、张翚;音乐:乘舟、张禹田;演出:江西省赣剧院;主要演员:潘凤霞、董庆祁、邹莉莉、祝盛增、乐一生、杨桂仙、熊中彬。故事梗概:南宋时,南安太守杜宝延师陈最良教女丽娘读经书。一日,丽娘在侍女春香怂恿下到花园游玩。回房后,丽娘于睡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爱。醒来后,回味梦中情景,感伤不已,忧郁成疾,决定自画芳容留传人间,不久病死。三年后,书生柳梦梅进京赶考,途经南安,身染重病,为陈最良所救。一日,柳去牡丹亭散步,于太湖石畔发现一幅画像,画中人恰巧就是他在梦里见到的姑娘,于是乎焚香叩拜,对丽娘画像倾诉衷情。当晚,丽娘鬼魂前来相会。翌日,梦梅按丽娘所言掘开丽娘之墓。丽娘在花神佑助下死而复生,与梦梅缔结良缘。

《还魂记》huan hun ji

see《牡丹亭》(mu dan ti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