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赛尚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赛尚阿?—1875字鹤汀,姓阿鲁特氏,正蓝旗蒙古人。嘉庆翻译举人,授理藩院笔帖式,充军机章京。历官内阁学士,予头等侍卫、理藩院尚书。户部尚书兼步军统领协办大学士。咸丰元年(1851)拜文华殿大学士,命为钦差大臣,颁库帑200万两备军饷,使督军广西。二年围永安失利,太平军突围走,乃自请治罪,诏责戴罪以图补救。太平军出广西入湖南围长沙,以尾追不力褫职逮京治罪。会鞫论大辟,籍没家产。未几,释放出狱,交地方官差遣,寻开释。又给予侍郎衔、副都统,以病开缺。 赛尚阿 赛尚阿?—1875字鹤汀,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子崇绮,穆后之父。嘉庆二十一年(1816) 中翻译举人,任理藩院笔帖式,军机章京。道光十一年 (1831),升任内阁侍读学士,后因克扣兵饷一事罢官。后曾任内阁学士,又调至工户。十五年,为军机行走。调户部,升任理藩院尚书兼都统。调工部。二十二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天津治防。上嘉其督率有方,赐花翎,三十年,兼步兵统领,协办大学士。咸丰元年 (1851),升至文华殿大学士,管理户部。并被派赴湖南,后又授他任内大臣。因广西等地 “贼势益涨”,文宗震怒,斥其调度无方,号令不明,赏罚失当,以致劳师靡饷,日久无功,削职逮京治其罪,并削其三子之职,籍没全家。出狱后,遣往直隶。咸丰十年 (1860) 回京,总领左翼巡城事宜,任侍郎,为正红旗蒙古副都统,因病免职。光绪元年 (1875),死。 ☚ ">布彦达 桂良 ☛ 赛尚阿?~1875清代将领。字鹤汀。蒙古正蓝旗人。清大学士。曾以钦差大臣统军镇压太平军。光绪元年(1875年)卒。 赛尚阿?—1875清朝大臣。蒙古正蓝旗人。阿鲁特氏。字鹤汀。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授理藩院笔帖式,后充军机章京,迁郎中。道光十一年(1831),升内阁侍读学士,历任新疆哈密办事大臣、理藩院尚书兼都统。鸦片战争爆发后,于二十一年(1841),奉命赴天津及山海关一带增筑炮台。后同御前大臣僧格林沁至天津一带查阅海口,分拨炮台以防御。以英船扰江苏海口,奉命赴津防堵英国侵略军。二十四年(1844),调户部尚书,赴江南巡查江防善后事宜。三十年(1850),兼步军统领、协办大学士。咸丰元年(1851),授文华殿大学士。旋受命为钦差大臣,赴湖南,督师围剿、防堵太平军。后赴广西,于象州、新墟等地屡被太平军击败。围永安失利,太平军突围,因督师不利,被降4级留任。二年,率各路兵会攻永安,俘洪大全。后太平军进入湖南,连克数城,进围长沙。以调度无方,号令不明,赏罚失当,日久无功,被解京治罪。三年,被释免,命往直隶由讷尔经额委差。后随僧格林沁办理巡防事务。十一年(1861),署正红旗满洲都统,寻因病允其开缺。 赛尚阿?—1875字鹤汀。清蒙古正蓝旗人。阿鲁特氏。嘉庆二十一年(1816)中举人。后升郎中,擢内阁侍读学士、理藩院尚书,又任户部尚书、大学士等。咸丰元年(1851)三月八日,受命为钦差大臣,赴湘、桂镇压太平军。六月派都统达洪阿、巴清德往援向荣、乌兰泰,欲将太平军围困在新墟和紫荆山。闰八月太平军冲出重围,攻克永安(蒙山)。他亲赴前线围困太平军。二年二月太平军从永安突围,他被降四级留任。七月下旬,太平军兵临长沙城下,以其日久无功,是年秋解职逮京治罪。后发往直隶等地当差。光绪元年(1875)病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