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瓤
【概况】: 基源 为棕榈科椰子属植物椰子的胚乳。 原植物 椰子Cocos nucifera L. 余项参见“椰子皮”条。 【化学】: 含油35%~45%,碳水化合物15%,蛋白质<5%(其中有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 食用部分含维生素B173mg%,B5103mg%,B2微迹,α-生育酚700mg%,γ-生育酚250mg%,维生素C以未成熟果中含量较高。此外尚含水苏糖、蔗糖、葡萄糖、甘露聚糖等[1]。 椰子肉含75种成分,主要有甲基酮、第一和第二醇、乙酯(Ethyl esters)、苯甲醛、糠醇[2]。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747 [2] CA 1991;115∶7199y 。【药性】: 性味 《纲目》:“甘,平。” 功效 益气,祛风,利尿,杀虫。 主治 ❶ 《本草求原》:“消疳积白虫,小儿青瘦。合蜜食。” ❷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心脏性水肿,口干烦渴,姜片虫。” 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心脏性水肿:椰果鲜汁适量口服,服后尿量增多,体重递减,尿钠排出量境加。” ❷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姜片虫病:成人于早晨空腹服1/2~1个椰子,先饮椰子汁,后服椰肉,只服1次,服后不需加服泻药,隔3小时后可进食。” 食疗 《药炖饮食疗法全集》:“治脾虚倦怠,四肢乏力,食欲不振,中气虚弱:椰子肉切成小块,糯米、鸡肉适量,放瓦锅内隔水蒸熟服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