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读书笔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用从阅读过的书刊中抽取出来或概括出来的有关内容形成的文字。比较简单的有批注、摘录、提要、提纲等,比较复杂的有读书心得、读后感等。还有经过编排整理、加工润色集录成册的读书笔记,如宋·王应麟的《困学记闻》、清初顾炎武的《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都是有学术价值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特点是内容广泛,写法灵活。读什么书就可记什么样的读书笔记。凡是自己有兴趣的,或认为有用的,或读有所感的,都可写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不能离开所读书籍的内容,否则就变成其它文体。读书笔记可长可短,形式不拘一格,摘、抄、评、点,议论、抒情、记叙、描绘,甚至吟诗作词,都无不可;画图、列表、著文、立说,不受限制。为写好读书笔记,必须认真阅读,反复琢磨,精心选择,加深对读物内容的理解。笔记写多了,必然遇到相同、相近、相反的观点,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引起新的思考,为进一步研究新的课题积累资料,是做学问、搞创作、写文章、从事科研活动的基本功。写读书笔记对提高写作能力有潜移默化作用。

☚ 碑阴文   批注笔记 ☛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Dushu biji

笔记的一种体式。是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根据各自的理解和需要,而作的有关阅读内容的笔记。写读书笔记可以促进理解、锻炼思维、加强记忆、积累资料,提高人们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读书笔记,常见的有下面几种类型:
❶摘录式读书笔记。即读书时,把书中的要点、精彩的词句或其他重要的资料,照原文抄录下来。这种类型的笔记主要是起积累知识和资料的作用。为了日后使用方便,在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如标明书刊的名称、文章的题目、作者和时间等。
❷提要式笔记。在深入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原文的语言或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地写出文章或书的内容提要。这种类型的读书笔记可以帮助读者记忆所读书籍或文章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培养读者的概括能力和综合能力。
❸心得式笔记。它是在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针对全文、全书,也可针对某一部分某一方面进行评论与分析,并阐明自己的观点。这类读书笔记,可以加深读者对原作的理解,提高独立思考与分析鉴赏的能力。

☚ 日记   材料 ☛

读书笔记

读者在读书的过程中记录所读之书的主要内容、基本思想和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及有关情况、资料的笔记体应用文。目的是帮助自己加深记忆,加深理解,积累资料,积累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提高读书水平和研究水平。常见的读书笔记,在写法上有提纲式、提要式、心得式、问答式、摘录式、批注式等多种样式。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习惯,决定采用哪一种形式。

读书笔记

一卷。明祝允明 (详见 《浮物》条)撰。是书乃是作者居忧其间,就平日读书所得之事物之理,随笔笺记而成。篇幅较短,约一千六百余字,不分门类,随意漫记,以自己的观点阐发事理,虽为一己之见,然亦有可取之处。如关于坚持常久学习和更新知识的关系,他总结为“学贵有常,又贵日新。日新若异于有常,然有常日新之本也。”关于当时人情险恶,世事艰难,作者也有议论,“虎狼存父子之仁,蜂蚁有君臣之义,虫盖有时而人也。今人仁不如虎狼,而虐如之;义不如蜂蚁,而毒如之,是人亦有时而虫矣。然虫之人也,进也;人之虫也,退也。人之不如虫也,哀夫。”也有一些文字,则反映了作者的处世哲学,如“高不虚也,卑不污也,明而无耀也,暗而无昧也,张乎其博,而非空也,敛乎其约,而非隘也。不偏焉,不倚焉,其中也。而莫过莫不及也。心之本体盖如此。”此书版本很多,择其要者录于下:《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正德嘉靖本、宣统排印本、民国石印本)、《金声玉振集·撰述》、《宝颜堂秘笈》(万历本、民国石印本)广集、《说郛》续卷四、《学海类编》(道光本、影印道光本) 子类、《广四十家小说》等。193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 (据《宝颜堂秘笈》本排印),1959年补印。


读书笔记

六卷。清尹会一撰。尹会一号健余,直隶博野(今河北博野)人,官至吏部右侍郎。是书首有门人王击玱序,所定次序为《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书中规抚指趣,不离朱子。每条下间或引王罕皆、王玉清等小注。书中参引旧说,也引及罕皆。其发抒己见,具证体验有得,但有时不免迂腐,对朱注也间有存疑之处,不完全墨守。存疑之处,如朱子论“管仲及王魏之功罪”一条,引刁文孝说;“夏后氏一夫授田五十亩”一条,蓄疑不解,以为经论之活法;“桃应问答”一条,谓“为臣执法,为子爱亲,各行其是而无所顾,分说便明,合看便差”,最为理正词严。该书有乾隆十五年(1750)刊本。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又称读书随笔、札记等,是指读书时记下的文字。包括读书心得、体会、感想、摘录、质疑、考证等等,内容无所不包,形式也极为多样。笔记在我国出现很早,魏晋南北朝时就有了《说话新语》一类的专书,唐宋以后,更有发展。读书笔记有简有繁,有易有难,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书中批注,摘录笔记,提要笔记,提纲笔记,概述笔记,读书心得等。究竟采用哪一种,这要由个人的水平和所阅读的书籍的性质来决定。读书笔记内容广泛庞杂。可摘记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典章制度、风俗民情、琐闻轶事、神鬼怪异、医卜星相,几乎无所不包。凡是感兴趣的或认为能够派用场的,都可以写成笔记。其形式十分自由。摘、抄、评点、议论、抒情、描绘,甚至吟诗赋词,都无不可,另外,字数多少,篇幅长短,也可随意而定。
写读书笔记应该从读书(包括报刊)中引起的,离开了书,就成了别的文体。因此,笔记一般都要载明材料出处。最好一则笔记记一个问题,如果内容多,感想多,可以写成几则,不要混在一起。这样便于整理和以后使用。一个故事,一句话,一个数据,一段议论,不论大小均可用作笔记的材料。但是决不能肢解原文、歪曲原意,也不要把自己的感想或增添的材料与引用的原章原节混杂在一起。笔记积累增多,最好能分类整理,编出目录索引,并可在此基础上,考虑撰写较系统的论文。

☚ 读书   读者拒绝率 ☛
0000502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