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婚姻质量与婚姻稳定的矛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婚姻质量与婚姻稳定的矛盾 婚姻质量与婚姻稳定的矛盾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离婚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婚姻质量与婚姻稳定的冲突,当人们希望在心灵相通这一更高层次上结成伴侣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问题越来越突出。在解决婚姻质量与婚姻稳定性的关系上,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道德理论可供我们参考。封建主义婚姻道德只强调婚姻的稳定性,忽视婚姻质量。中国传统礼教十分强调婚姻的社会功能,婚姻不过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手段,家庭至上的原则决定着婚姻目的、婚姻权力、婚姻义务及婚姻关系。婚姻不仅受制于一家之长,而且要由国家机构控制和干涉。至于婚姻是否符合当事人的意愿,只能求助于菩萨保佑,不管是婚前还是婚后,任何对爱情的追求都是对“天理”的违背。由于重视婚姻的社会功能,轻视当事人的感情,形成了古代社会低质量、高稳定的婚姻。这种情况同样表现在中世纪欧洲,作为最高的道德戒律的圣经规定不准离婚。资产阶级思想家们认为,婚姻本质上是属于婚姻当事人的私事,应赋予婚姻主体处理个人婚姻的充分自由。婚姻目的只在于获得幸福。婚姻形式、婚姻制度、婚姻道德都应以此为出发点。美国1970年颁布的《统一结婚离婚法》中,以“法庭确认婚姻无可挽回的破裂作为离婚的理由。”解除了以往婚姻制度中对离婚的一切约束。这项法规实施十年之后,美国社会学家将他们的婚姻按质量和稳定程度分为四类:第一类,高质量、高稳定,很少。完全满意的婚姻是没有的,可能有一段时期是如此;第二类,高质量、低稳定。也较少。但发展趋势是愈来愈多;第三类,低质量、低稳定,在美国为数最多,占50%;第四类,低质量、高稳定。也较少。婚姻质量与婚姻稳定性矛盾的尖锐化,使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婚姻出现了种种奇特现象,可以把它们概括为四多:离婚者多,非婚同居者多,同性恋者多,独居者多。造成低质量与低稳定的婚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道德观念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事实上婚姻的离合对婚姻双方的“个人幸福”有完全不同的意义的情况下,个人主义的盛行不但引起了婚姻的不稳定,同时也损害了个人幸福,造成了一连串的社会问题。这说明婚姻质量与婚姻稳定性之间并不存在必然对立,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两败俱伤,如果处理得当,也可能珠联璧合。从社会主义婚姻道德建设的意义上看,应力求婚姻质量与稳定的统一。在这个统一中,婚姻质量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婚姻质量体现了婚姻的本质,只有使婚姻建立在爱情基础上,才能使婚姻给双方带来幸福,也才能使双方自觉维护婚姻的持久。婚姻的稳定性则起保障作用,只有双方珍惜长期建立的感情,相互容让、谅解,婚姻才有可能幸福美满。当然婚姻质量与婚姻稳定性之间也存在矛盾,过于强调双方契洽,又往往难以容忍彼此的摩擦;同样,过于看重婚姻的稳定,又往往在双方已反目的情况下勉强维持婚姻关系。从道德作用的意义上看,既要尊重客观事实,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处理婚姻质量与婚姻稳定性的关系上,应该兼顾这样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第一,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第二,只有继续保持婚姻中的爱情才是合乎道德的。 ☚ 婚姻质量的跃迁 男高女低的婚姻梯度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