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诗经·新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诗经》·《新台》

新台有泚,新台倒影好鲜明,

河水瀰瀰。河水洋洋流不停。

燕婉之求,本想嫁个美少年,

籧篨不鲜。鸡胸老公太不行。

新台有洒,新台倒影长又长,

河水浼浼。河水不停汪洋洋。

燕婉之求,本想嫁个美少年,

籧篨不殄。鸡胸老公真不祥。

鱼网之设,撒下鱼网落了空,

鸿则离之。一个虾蟆掉网中。

燕婉之求,本想嫁个美少年,

得此戚施。换得驼背丑老公。

卫宣公是个淫昏的国君。他曾与其后母夷姜乱伦,生子名伋。伋长大成人后,卫宣公为他聘娶齐女,只因新娘子是个大美人,便改变主意,在河上高筑新台,把齐女截留下来,霸为己有,就是后来的宣姜。卫国人对宣公所作所为实在看不惯,便编了这首歌子挖苦他。自《毛序》以来,古今说无异辞。

全诗三章,前两章叠咏。叠咏的两章前二句是兴语,但兴中有赋: 卫宣公欲夺未婚之儿媳,先造“新台”,来表示事件的合法性,其实是障眼法。好比唐明皇欲夺其子寿王妃即杨玉环,先让她入道观做女冠一样,好像这一来,一切就合理合法了。然而丑行就是丑行,丑行是欲盖弥彰的。诗人大赞“新台有泚”、“新台有洒”,正言欲反,其兴味在于: 新台是美的,但遮不住老头子干的丑事啊。反形(或反衬)修辞的运用,美愈美,则丑愈丑。

“新台”之事的直接受害者是齐姜: 美丽的少女配了个糟老头,而且还是个驼背鸡胸,本来该做她老公公的人。这一对儿是怎样也不能般配的,“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难怪诗人心中不忿,要为齐姜,也要为天下少年鸣不平!

他好有一比:“鱼网之设,鸿则离之。”打鱼打个癞虾蟆,是多么倒霉,多么丧气,又多么无奈的事啊!想一想电影《红高粱》中的“颠轿歌”吧,如果忽略孰男孰女不计,整个儿就是“燕婉之求,籧篨不鲜(殄)”、“燕婉之求,得此戚施”的意思。歌中调侃的男子遇到个丑新娘,还可以通过“睡猪圈”来逃避。而旧时的女子,在婚姻上遇到白猫黑猫的掉包事件,除了认命,还有什么法子?——齐姜可真是倒霉透了。诗中“河水瀰瀰”、“河水浼浼”,亦似有暗喻齐姜泪流不止之意,如《卫风·氓》“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如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姑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所表现的那样。

封建道德的虚伪性,表现在它的对下不对上。这是绝对的不公平!统治者要求百姓遵从礼教,自己却寡廉鲜耻;要求百姓忠贞不二,自己却两面三刀;要求百姓规规矩矩,自己却为所欲为;要求百姓克己奉公,自己却以权谋私。道德沦丧之事,上层社会何代无之?卫宣公只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后来的唐明皇也有“新台”之讥,是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正因为如此,《新台》一类讽刺诗自有其认识价值。


诗经·新台 翻译|注释|鉴赏 - 可可诗词网

诗经·新台

 
 新台有泚,① 黄河呀,泪漫漫,
 河水㳽㳽。 ② 河上的新台空自灿烂。
 燕婉之求, 只说嫁个美少年,
 籧篨不鲜。③ 谁知嫁得一个鸠胸汉!
 
 新台有洒,④ 黄河呀,泪滔滔,
 河水浼浼。⑤ 河上的新台空自光耀。
 燕婉之求, 只说嫁个美少年,
 籧篨不殄。⑥ 谁知嫁得一个鸠胸老!
 
 鱼网之设, 架起渔网想打鱼,
 鸿则离之。⑦ 谁知打得一个癞虾蟆!
 燕婉之求, 只说嫁个美少年,
 得此戚施。⑧ 谁知嫁得一个驼背爷!

 

(郭沫若译)


 
 【注】 ①泚(ci): 形容台之鲜明和崭新。 ②㳽(mi): 形容黄河水盛势大。③籧篨(qu chu): 指虾蟆、蟾蜍一类的东西。④洒 (cui): 高峻貌。⑤浼(mei): 水平貌。⑥殄(tian):同腆,善的意思。⑦离:通罹。⑧戚施: 虾蟆。
 
 东周列国时期的统治阶级不仅在政治和经济上残酷地欺压和剥削广大人民,在生活上也是一派腐败荒淫,乱伦败俗的行为和现象时有发生。据说,卫宣公和他的后母夷姜发生性关系,生子名伋。伋长大后,卫宣公便替伋迎娶齐女。但当卫宣公听说齐女长得很漂亮时,淫念顿生,就不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赶紧派人在黄河边上临时筑了一个新台,把出嫁的齐女在半路上先拦截了下来,占为己有。当时人有愤于卫宣公这件劫夺儿媳的丑恶行径,就作此诗讽刺他。
 此诗三章,可以说是一首整齐的四言诗,其陈述的方法,也是《诗经》中常用的排比手法,反复铺叙了卫宣公筑台劫媳的事情,不见得有何特别奇妙的地方。其中最奇妙和值得一提的,似乎还是诗中的对比和反照手法。
 诗中的第一、二章的首句,或用“泚”,或用“洒”,都极力描绘卫宣公所筑新台的灿烂辉煌和鲜明高峻,但这一切都是反意,都恰恰与卫宣公筑此台的目的和丑行形成鲜明的对照。富丽堂皇的新台虽然筑起来了,但这一新台的矗立却直接败坏了卫宣公自己的形象。在人民的心中,昔日的国君成了一只丑陋的癞虾蟆。作诗者正是透过高耸的新台,看到了卫宣公的癞虾蟆形象,以此来达到讽刺、嘲笑卫宣公的目的,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而新台和癞虾蟆,正是一组形象上的对比和反照。
 此外, 诗中的 “河水㳽㳽”、 “河水浼浼”,初看似乎只是写黄河水势的盛大与辽阔,然细加体味,其中似乎也有隐喻的成分。黄河奔腾汹涌的水势,既可以喻指齐女当时心中闷郁不快而喷涌的失望和痛苦的泪水,也可以推想出她当时归去无路、惆怅万端、眼前一片茫茫空白的绝望心情。所以,这一对黄河水势的描写,其中实际上隐藏着当时人对齐女婚姻不幸命运的同情。
 然而,不论是将新台形象和癞虾蟆形象的对照和反衬,还是通过河水来隐喻齐女的痛苦和失望心情,目的都是为了讽刺卫宣公劫夺儿媳的丑行。也正因为有了这些手法,才使此诗的讽刺显得辛辣了一些,有趣了一些。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