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五松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五松山

在安徽省铀陵县东南2公里。此临碧波荡漾的天井湖,南仰巍峨葱笼的铜官山,西隔玉带河与长江相望。据史为记载,因有一析苍鳞老干,青翠参天,一本王枝的古松而得名。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寓居,历代名人也都来此题吟漫游,使之成为铜陵入景之一。李白诗《宿五松山荀媪家》,即指此。

五松山

五松山

位于安徽铜陵市辖铜陵县东南2公里处,北临天井湖,南仰铜官山,西隔玉带河与长江遥望。据《舆地纪胜》载:山上“旧有松,一本五枝,苍鳞老干,青翠参天”。李白以松名山,有诗记事,其《铜官山醉后绝句》咏:“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须回袖舞,拂尽五松山。”又《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诗,借松兰言志:“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幽香风送,松寒不改容。”为纪念李白,山中建有太白祠。五松幽境为铜陵胜景之一。历代许多名士都曾慕名来游。黄庭坚曾留题双墨竹诗,故王十朋有“五松人忆白,双竹句思黄”之咏;苏东坡缅怀李白,而有“要使谪仙回袖舞,千年翠拂五松山”之叹。

☚ 10. 铜陵市   罗家村古冶炼遗址 ☛
五松山

五松山

位于铜陵市东南,北临天井湖公园。据《舆地纪胜》,山上“旧有松,一本五枝,苍鳞老干,青翠参天”,故名。也有记载说,山名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题。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载,五松山“初不知何名,李白以其山有松,一本五干,苍翠异恒,题今名。”天宝十三年(754)李白游铜井(当时属南陵),在《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诗中有句:“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跻攀。征古绝遗老,因名五松山。”
李白在这首诗里还生动描写了五松山的景色,“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洲。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以致想在山上的精舍住下来修炼:“龙堂若可憩,吾欲归精修。”当年的五松山确实使李白留连不已,多次登游,吟咏再三。在《铜官山醉后绝句》中写过:“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在《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中又借松兰以言志:“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幽香风送,松寒不改容。”还在《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和《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中,分别描绘了农家贫寒生活和古代冶铜场面。五松山的闻名是同李白游踪、名作传世分不开的。后人为了纪念李白,在山上建有太白祠、太白楼、太白书堂。黄庭坚、苏东坡、李纲、汤显祖等名人都曾登临题咏。因年代久远,古时的五松已不存,祠堂也毁,但五松山的盛名和历代佳作则流传至今。

☚ 金灯岩   赭山 ☛
五松山

五松山

在安徽省铜陵县城东南2公里处。北临天井湖,南仰铜官山,西隔玉带河与长江相望,景色宜人。因山中有“一本五枝”古松而得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在此漫游和寓居,写有“五松何清幽,胜景美沃洲。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诗句。为纪念李白,后人在此建太白书堂。历代文人如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王十朋、汤显祖等,相继慕名来此游历,并题诗或作赋。

☚ 山门   王荆公书堂 ☛
0000572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