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五木wǔ mù古搏具,即骰子。李白《赠别从甥高五》: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 五木古代博具。斫木爲子,一具五枚,故名。古樗蒲戲用五木擲采打馬,其後則專擲五木以決勝負。馬融《樗蒲賦》:“排五木,散九齒。” 五木 五木古代的一种博戏用具,用以掷采。因为是用木头制成,一具五枚,故名。后世也有用石、玉、骨或象牙制成的。宋人程大昌《演繁露》对“五木”介绍颇详,云:“古惟斫木为子,一具凡五子,故曰‘五木’。”据程氏说,五木形状是这样的:“两头尖锐,中间平广,状似今之杏仁。惟其尖锐,故可转跃;惟其平广,故可镂采也。凡一子悉为两面,其一面涂黑,黑之上画牛犊,以之为章,犊者,牛子也;一面涂白,白之上即画雉,雉者,野鸡也。”投子时,最高采为五子皆黑,称作“卢”;次等为四黑一白,称作“雉”;又次一等为黑白相寻,称作“枭”,或称作“犍”。故古人掷五木决胜时常有“呼枭卢”之举。陆游《宿鱼梁驿五鼓起行有感》诗:“分骑霜天伐狐兔,张灯雪夜掷枭卢。”其《鹧鸪天》词亦云:“十千沽酒青楼上,百万呼卢锦瑟傍。”周密也有《探春慢》词写:“剪影心情,呼卢笑语,景物总成怀旧。” ☚ 打揭 骰子 ☛ 五木古代博戏樗蒲的用具。用木制成,共有五子,故名。宋程大昌《演繁露》卷六“投”:“古惟斫木为子,一具凡五子,故名五木。后世转而用石、用玉、用象、用骨。”据记载:它的形状为两头尖,所以能够转跃;中间两面平广,可以镂采,一面涂黑画犊,一面涂白画雉。投子时,最高采为掷之五子全黑,称作卢;其次为四黑一白,称作雉;再次为黑白相寻,或称枭,或称犍。李白有《赠别从甥高五》诗:“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袁”。就是指掷五木以相博戏。 五木wǔ mù博具,即骰子。李白《赠别从甥高五》:“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猨。” 五木 五木wǔmù┃┃ 一种博具。唐·李白《赠别从甥高五》诗:“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 ☚ 三雅杯 五白 ☛ 古代名物 > 遊戲類 > 遊藝部 > 博具 > 五木 五木 wǔmù 博具名。以五木子所製,故稱。古博戲“樗蒲”即多以五木擲彩。其子兩面,一面塗黑、畫犢;一面塗白,畫雉,擲以觀色。投子者,五皆現黑,名曰盧,爲最高之彩;四黑一白,名曰雉,爲二等;自此而降,黑白相尋,或名爲犢,或名爲梟。後世用石、玉、骨、象牙等材製作,遂演變爲骰子。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忿狷》:“桓宣武與袁彦道樗蒲,袁彦道齒不合,遂厲聲擲去五木。”唐·李白《贈别從甥高五》詩:“五木思一擲,如繩繫窮猿。”宋·程大昌《演繁露·投五木瓊玖骰》:“古惟斵木爲子,一具凡五子,故名五木。……兩頭尖銳,故可轉躍,中間平廣,故可鏤采。凡一子悉爲兩面,一面塗黑,一面塗白,後世骰子之制,即祖襲五木,五木止有兩面,骰子則有六面,蓋裁去五木兩頭尖銳,而蹙長爲方也。”參見本類“樗蒲”。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刑具部 > 泛稱合稱 > 五木 五木 wǔmù 桎、梏、拲、枷、杻五種刑具。《太平廣記》卷二百七十九引五代·景焕《野人閑話》:“見有數人引入劉公,則五木備體。”《明史·楊爵傳》:“關以五木,死一夕復甦。” 五木 五木古代博具,因是五枚木子而得名。后也有用玉、石、象牙或骨制成的。子的形状是两头尖、中间平。每子两面,涂黑的一面画犊,涂白的一面画雉。最早五木是作为樗蒲的用具,掷彩打马、过关;后世则专掷五木,以彩式决胜负。彩式各有不同,唐时掷出的五子如果全黑,名为“卢”,是最高彩;二白三黑为“雉”,是二等彩; 二黑三白叫“犊”,是三等彩;全白称“白”,再次一等;这四种彩是贵彩,其余为杂彩。掷五木时,人皆愿得大彩贵彩,常常边掷边呼; “卢!”或“雉!”后人即以“呼卢喝雉”来指赌博或形容赌场情景。据说五木后来渐渐演变为骰子。 ☚ 长行 骰子 ☛ 五木中国古代的一种博具。斫木为子,一具五枚,故名。后世所用骰子,即由五木演变而成。 五木古代钻燧取火所用的五种木材。《尸子·君治》:“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长沙楚帛书:“青木、赤木、黄木、白木、墨木之精。”秦简《日书》962简:“木忌:甲乙榆,丙丁枣,戊已桑,庚辛李,壬辰〔癸〕漆。”“李”为“栎”之音讹。是谓春季钻燧用榆木,以甲、乙之日为忌;夏季用枣木,以丙、丁之日为忌;季夏用桑木,以戊、已之日为忌;秋季用栎木,以庚辛之日为忌;冬季用漆树之木,以壬、癸之日为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