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末的人口状况
据《帝王世纪》、《汉书地理志》等史书所载有关资料推算,公元13年全国人口为五千九百八十五万人左右,为西汉时期人口数的峰值。西汉末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劳动人民所受剥削愈来愈厉害,名义上的“三十税一”变成了“十税五”。时,农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有七死而无一生”(《汉书·鲍宣传》)。公元8年,王莽改制,更是火上加油、雪上加霜。以致“农商失业,食货俱废”。王莽又大规模地征发兵役徭役,征收军需钱财,挑起与少数民族的长期战争。再加上枯旱蝗灾疾疫,米价高到五千钱、万钱一石,甚至黄金一斤只能易豆五升。人民活不下去了,纷纷举行暴动、起义,汉宗室旧臣也乘机反对王莽。人民大批死于战乱。《汉书·食货志》载:“青徐荆楚之地,往往万数战斗死亡。”而王莽派去“讨贼”的大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沿途劫掠杀人放火。民谣日:“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犹可,更始杀我。”同时还有许多人死于饥馑瘟疫。如:公元14年北部边境地区发生大饥荒,人吃人。公元22年关东饥荒,人相食。《汉书·食货志》称:“及莽未诛,而天下户口减半矣。”公元23年,王莽被杀,天下仍动乱不已,人口继续下降。直到公元36年,刘秀削平群雄,全国基本统一,局势才稳定下来。经21年的休养生息,直到公元57年,东汉人口才恢复到三千一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