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裘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裘甫?—860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一作仇甫。大中十三年(859年)在浙东起义,攻占象山。咸通元年(860年),在桐柏观(浙江天台山前) 杀浙东观察使郑祇德部将范某,攻占剡县(今浙东嵊县)。郑派沈君纵等三将进攻,又被杀死。他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改元罗平,铸印称天平。乘机进军,破唐兴(今天台),焚上虞,入余姚,占海宁,声威大振。唐王朝派原安南都护王式代郑祗德统兵镇压。他延误战机,没有及时进占越州、扬州等地。王式至浙,一面采取欺骗手法,开仓赈饥,一面招募江淮吐蕃、回纥人作骑兵,联合当地土团,加紧进攻起义军。他在剡县被围,三天激战八十三次,城中妇女亦英勇参战,终因众寡悬殊,被俘牺牲。起义历时七个月,揭开了唐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裘甫?—860

唐后期浙东农民起义军首领。一作仇甫。参见“裘甫起义”条。

裘甫?~860

唐代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一作仇甫。详见“裘甫起义”。

裘甫?—860

唐末农民暴动首领。大中十三年(860)率众起事于浙东,初占象山,不久攻占剡县(今浙江嵊县)。屯粮积谷,制造器械,众至三万。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改元罗平。继又据唐兴(今浙江天台)、上虞、余姚等地。后为唐军所败,被俘身死。

裘甫

即仇甫。唐宣宗、懿宗时浙东农民起义领袖。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他在浙东率百余人起义,攻克象山。次年,在天台山击败唐军,攻下剡县(今浙江嵊县西南),有众数千人。继在三溪(今嵊县西)设伏,全歼浙东唐军,众至三万,分三十二队,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以刘暀为副,年号罗平,铸印称天平。连下唐兴(今天台)、上虞、余姚等县。朝廷派王式率军围攻。他率军抵抗,坚持三月之久。后因作战失利,他在剡县被围,三日中激战八十三次,城中妇女也编为女军守城。因众寡悬殊,他被俘杀。

裘甫?—860

唐后期浙东农民起义领袖。裘甫亦作仇甫。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十二月(860年1月)率众起义于浙东,攻克象山(今属浙江)、剡县(浙江嵊县),屡败唐军,众至三万,浙东震动。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改元罗平,铸印曰:“天平”,分属下为三十二队,各置小帅统领。地而攻克唐兴、上虞、余姚、慈溪、奉化、海宁等县。唐廷派王式率军镇压,甫未及时采纳部将刘暀急攻越州,进取扬州的建议,坐失战机,为唐军所败,被王式围于剡县,甫等凭城坚守,英勇奋战,突围时,中伏被擒,遇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