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家湾
陕西省的一个壮族居民点。位于秦岭南坡黄花山的山谷中,柞水县红岩寺乡政府所在地西约500米处的小河湾上。四面环山,村前有一小片河滩平地。相传祖籍广州府嘉应州平远县东乡韩坑。乾隆三十年(1765年),邱氏夫人带领三个儿子,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此地。不久死去一个儿子,唯蓝元进、蓝元旺二子在此垦荒,成家立业,至今已繁衍了茂、旺、盛、长、琼、楼、栋、馀八代,由初来时的四个人,至1986年已发展到340人。蓝家湾是较大的壮族村庄。附近的上下街、双沟、宋家庄、黄土碥等自然屯也有壮族杂居。据说,从“盛”字辈起,壮族的语言、风俗习惯开始变化。为了生存,要与汉族通婚,要适应当地的生产条件和生活习惯,还要避免受歧视,不得不入乡随俗。但始终不忘祖宗,告诉子孙牢记自己是壮人。现在,壮语已经不能讲了,操的是一种近似客家话的汉语土语。壮族风俗尚部分残存,如“哭嫁”、对“八字”、开八字匣要儿女双全的女人;年初一不杀生、不讲不吉利的话、不倒垃圾、不串门;三十晚的灶火,正月十五的灯要一直保持到天明;三月清明联宗祭祖;五月初五给小孩身上喷雄黄;中元节(七月十三起)烧纸衣纸钱祭祖先;八月十五拜月娘等。一般是既过当地汉族的节日,随当地的风俗习惯,又过自己本民族的传统节日,部分地保留本民族的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