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吏部侍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小天/小选/省眼

☚ 大天   小天 ☛

吏部侍郎【同义】总目录
吏部侍郎小天

吏部侍郎

官名。吏部副长官。隋大业三年(607)始置,一人。唐增为二人,正四品上。初分掌八、九品文官铨选,称东、西铨。睿宗以后,与尚书通掌六品以下文官铨选。因尚书常由宰相兼任或为外官带职,遂为本部实际长官。北宋初为四品寄禄官,元丰改制后,始为职事官,置二人,从三品,协理部务。辽亦置。金置一人,正四品。元置一至三人不定,亦正四品。明代改置左、右侍郎各一人。清代置满、汉左、右侍郎各一人,升从二品。宣统三年(1911)随部废。

吏部侍郎

吏部侍郎

官名。东汉始有吏部侍郎。此后历代皆置。为吏部尚书之副职。佐吏部尚书掌官吏选授、勋封、考课之政务。《大唐六典》: “侍郎2人,正四品上。周之天官小宰中大夫也。汉已来尚书侍郎。今郎中之任也。后周依周官。隋炀帝三年 (公元607年) 尚书6曹,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民部、工部各置侍郎1人以贰尚书之职,并正第四品。皇朝诸曹侍郎降为正四品下,惟吏部侍郎为正四品上。”

☚ 吏部尚书   吏部郎中 ☛

吏部侍郎lì bù shì láng

 官名,三国魏置。魏改选部为吏部,其长官为尚书,其下辖有吏部曹,其主官称侍郎、郎中、或吏部郎,掌选举和祠祀事。后世多沿置;隋炀帝定制侍郎为六部尚书的副长官;唐沿隋制。《新唐书·百官一·吏部》:"侍郎二人,正四品上......掌文选、勋封、考课之政。以三铨之法官天下之材,以身、言、书、判、德行、才用、劳效较其优劣而定其留放,为之注拟。"

吏部侍郎

官名。❶魏、晋、南北朝与吏部郎互称。

❷隋初为吏部司长官,官从五品。炀帝改名为郎。

❸吏部佐贰官,炀帝置,官正四品。唐沿置员二人,官正四品上。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为司列少长伯,咸亨元年 (670) 复旧。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名为天官侍郎,中宗神龙二年(706)复旧。玄宗天宝二年(743)改名为文部侍郎,肃宗至德二年(757)又复旧名。因尚书多由他官兼,所以侍郎常主持吏部日常事务,权位颇重。五代沿置。

吏部侍郎

官名。为吏部尚书的副职。隋初六部诸司以侍郎为长官,炀帝改侍郎为尚书的副职,诸司侍郎改称为郎。唐制吏部侍郎二人,正四品上,与尚书分掌文官铨选,二侍郎所掌称为中铨与东铨。五代沿置吏部侍郎。宋制侍郎二人,从三品,有侍郎左右选,分掌较低文武官的铨选,总称吏部侍郎,间有以他官兼任的。则称左选侍郎,右选侍郎,绍熙中又有侍左侍郎、侍右侍郎之称。并可简称为侍左、侍右。辽南面官中尚书省设吏部,金吏部侍郎一人,元设二人,均为正四品。明制吏部左右侍郎各一人,正三品,清制吏部设满、汉侍郎各二人,共为四人,正二品。参见“吏部尚书”。

吏部侍郎

官阶名、职事官名。


职源与沿革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尚书省六部始置侍郎各一人(《隋书·百官志》下)。宋沿置。


官品

❶宋前期,因唐、五代之制,正四品上(《六典》卷2)。
❷元丰改制后,定为从三品(《分纪》卷9《吏部尚书·侍郎》)。


编制

元丰新制定员二人(《宋史·职官志》3《吏部》)。


简称与别名

❶吏部侍郎。全称应为尚书省吏部侍郎。《宋史·职官志》3《吏部·侍郎》:“吏部除侍郎二员,分典左、右选,总称‘吏部侍郎’。”《宋史·陈尧佐传》:“以给事中、参知政事,迁尚书吏部侍郎。”
❷吏侍。《后村先生大全集》卷107《退斋遗稿》:“先君始擢贰奉常,历起居郎、舍人,迁吏侍。”《水心文集》卷20《故吏部侍郎刘公墓志铭》:“除起居舍人,迁郎,遂为吏部侍郎。”
❸二铨。宋初,吏部侍郎分掌东铨、西铨二铨;而元丰新制,吏部侍郎二员又分掌左选、右选,故有此别称。《攻媿集》卷39《大中大夫沈揆转一官守权吏部侍郎致仕》:“畀以二铨之重。”
❹小天。小天官之意。《攻媿集》卷40《吏部侍郎张叔椿》:“兹任小天,允致铨衡之重。”
❺小宰。吏部尚书或拟称天官卿(即天官冢宰),而“小宰”为《周礼》天官冢宰之属官,故或以吏部侍郎拟称“小宰”。《周文忠公全集》之《历官表奏》卷2《辞免吏部侍郎奏状》:“况是东铨,古称小宰。”《周礼》卷1《天官冢宰》第10:“治官之属,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
❻天官之贰。《陶山集》卷4《辞免吏部侍郎札子》:“窃缘天官之贰,宜得实才以副任使。”
❼天官贰卿。《攻媿集》卷43《新除吏部侍郎兼太子左庶子娄机辞免不允诏》:“天官贰卿之司,有资铨综。”
❽倅天官。《魏文节遗书·谢吏部侍郎表》:“忽承帝制,俾倅天官。”
❾藻镜。《玉海》卷177《唐三铨》:“国家以吏部为铨衡,侍郎为藻镜。”


吏部侍郎

文阶名。北宋前期京朝官本官阶。元丰三年九月新订《元丰寄禄格》,以阶易官,其官易为正议大夫阶。户部侍郎转吏部侍郎,吏部侍郎转尚书左丞,宰相带吏部侍郎转礼部尚书(资料出处参“大理评事”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