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吏部司员外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吏部司员外郎官阶名、职事官名。 职源与沿革隋文帝开皇六年始置(《隋书·百官志》下)。宋沿唐、五代之制而设。元丰改制,因参领四选,而有尚左、尚右、侍左、侍右郎官之名,至南宋,并正式入衔,罕以称吏部员外郎(资序不及知州以上称吏部员外郎)。 品位❶宋前期沿唐之制,从六品上(《六典》卷2《吏部尚书》)。 简称❶吏部员外郎。全称应为尚书省吏部员外郎。《宋史·边珝传》:“兄玕自河南令入为吏部员外郎。”《要录》卷25庚辰:“尚书吏部员外郎郑资之。” 职掌❶宋前期为空架子,所掌职事甚微,仅掌管讨论确定君臣谥名时,事先通知本部人吏赴会而已(《合璧后集》卷27《司封郎中)。 编制❶宋前期,判司封司事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令史二人。 简称与别名❶司封。《宋会要·职官》9之3、4:“司封、司勋各减郎官一员。”《长编》卷185乙亥:“诏尚书省司勋、司封,……自今以未有差遣带职京朝官领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