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吏部司郎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吏部司郎中

阶官名、职事官名。


职源与沿革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始置尚书吏部郎中(《魏书·官氏志》)。南朝梁武帝时,称尚书省吏部郎,唐朝初始确立尚书省吏部吏部司郎中之名(《六典》卷2、《隋书·百官志》上)。宋沿置。元丰改制,因参领四选,而有尚左、尚右、侍左、侍右郎官之名,至南宋,并正式入衔,罕以称吏部郎中(《宋史·职官志》3《吏部·郎中员外郎尚左、尚右、侍左、侍右》)。


职掌

❶宋前期无职事,为文臣迁转官阶,属前行郎中阶;元丰新制,易为朝请大夫阶。
❷元丰新制,吏部郎官四员,分别主管尚书左、右选,侍郎左、右选(同上书卷)。


品位

❶宋前期沿唐制,从五品上(《六典》卷2《吏部尚书》)。
❷元丰改制后,从六品(《分纪》卷9《吏部郎中》)。凡以知州、知府资序以上充四选郎官者,称“吏部郎中”(《宋史·职官志》3《吏部·郎中员外郎》)。


简称与别名

❶吏部郎中。全称应为尚书省吏部郎中。《苏轼文集》卷38《范纯礼可吏部郎中》:“命以天官之属。”同上书卷39《耿政、乔执中可朝请郎、尚书吏部郎中》。
❷望郎。吏部郎中、员外郎通称。《后村大全集》卷65《翁合侍左郎官》:“左铨剧曹,尔合望郎也。”同前书卷66《吴叔告尚右郎官》:“起伦魁为望郎。”
❸尚左郎官。吏部郎中或吏部员外郎主管尚书左选之官称。《宋史·徐霖传》:“兼权尚左郎官、兼崇政殿说书。”《宋史·职官志》3《吏部·郎中员外郎》:“元丰官制行,置吏部郎中,主管尚书左、右选及侍郎左、右选各一员,参掌选事而分治之。凡郎官,并用知府(州)资序以上人充,未及者为员外郎。……(绍兴三十一年)有侍左、侍右、尚左、尚右之称,自此相承不改。
❹尚右郎官。吏部郎中或吏部员外郎主管尚书右选之官称。《宋史·李伯玉传》:“移福建,迁尚右郎官。”(参本条“尚左郎官”)
❺侍左郎官。吏部郎中或吏部员外郎主管侍郎左选的官称。《宋史·章鉴传》:“累官中书舍人、侍左郎官、崇政殿说书。”(参本条“尚左郎官”)
❻侍右郎官。吏部郎中或吏部员外郎主管侍郎右选的官称。《宋季三朝政要》卷4:“咸淳八年,陈仲微为侍右郎官。”(参本条“尚左郎官”)
❼尚左、尚右、侍左、侍右。即尚左郎官、尚右郎官、侍左郎官、侍右郎官的省称。盖为南宋绍兴三十一年后之流行称呼。《宋史·江万里传》:“久之,以驾部郎官召,迁尚右兼侍讲。”《通考·职官》6《吏部尚书》:“郎中 除吏部郎官,皆有侍左、侍右、尚左、尚右之称。”
❽小选。拟唐官称。唐时掌管流外官铨选的吏部郎官称“小选”。《攻媿集》卷35《江西路转运判官林湜吏部郎官》:“敕:具官某部尚书郎,……资望重矣。然犹处小选,所以重铨综之任也。”《新唐书·选举志》:“凡流外,兵部、礼部举人,郎官得自主之,谓之‘小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