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范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范晔398—445

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小字塼,顺阳(今河南浙川东)人。少好学,博览经史,善为文章,长于隶书,通音律。初任刘裕相国掾,后召为秘书丞,父死去职。继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迁吏部尚书郎。元嘉九年(432年)彭城太妃卒,晔夜与友人酣饮,以听挽歌为乐,被贬为宣城太守,郁郁不得志,遂博采各家记述后汉之史书,斟酌去取,撰《后汉书》。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因与孔熙先等密谋杀宋文帝刘义隆,另立彭城王刘义康一事泄露,被杀。所著《后汉书》起于东汉光武帝,止于献帝。该书在《史记》、《汉书》的基础上,新创《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等,将同类人物纳入一编。《列女传》开创了在纪传体史书中为妇女立传的先例。书中收录大量政论与辞赋,兼具一代文章汇编性质。文笔简洁流畅,剪裁详略得当。此书一出,原有之各种著作皆被淘汰。晔写成纪传八十卷,尚有十志未成而卒。南朝梁刘昭为范书作注,并取司马彪《续汉书》之八志一并作注,以为补充,后北宋孙奭将两书合为一编,即成今本《后汉书》。

范晔

范晔398—445

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人。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始为秘书丞,累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因参与拥立彭城王刘义康为帝,事泄被杀。曾博取各家后汉史著,删繁补略,撰为《后汉书》,其中十志因被杀未竟,后人将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补入,遂成一百三十卷今本。书中首创党锢、文苑、独行、列女、逸民等传。并大量收录政论辞赋,兼具一代文章总集性质。又善于刻画人物,笔势纵放,《班超传》、《张衡传》等为传记散文杰作。尤长于论赞, 《二十八将传论》、《宦官传论》等皆为名篇。原有集十五卷,已佚。今仅存《狱中与诸甥侄书》、《乐游应诏》、《狱中作》诗文数篇,载《文选》及《宋书》本传。

☚ 谢惠连   陆凯 ☛

袁次阳/袁隗妻/王忳/王忳葬金/洛阳神秘之马

☚ 紫玉   袁次阳 ☛
范晔

范晔398—445

字蔚宗,小字塼。顺阳(今河南内乡西南)人。东晋末,州辟主簿,不就。寻起家为刘裕相国掾,转刘义康参军。入宋,为尚书外兵郎,出为荆州别驾从事,寻召人为秘书丞。丁父忧,服阕,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前后为江州刺史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领新蔡太守。元嘉八年,入为吏部郎。元嘉九年,迁宣城太守。在郡数年,集前人谢承、华峤、袁宏等后汉史籍删订剪裁,为一家之作,即今存之《后汉书》。迁豫州长史、长沙王义欣镇军长史。嫡母卒,晔不及时奔丧,及行,又携妓妾自随,被劾,文帝爱其才而不罪。元嘉十七年,服阕为始兴王浚后军长史,领南下邳太守。是年十二月,浚又迁镇扬州,以年幼,政事尽委于晔。元嘉十八年或稍后,迁左卫将军,元嘉二十一年,迁太子詹事,后人因习称“范詹事”。时孔熙先联络徐湛之、臧质等密谋拥立义康,并劝晔以为内应。元嘉二十二年十一月,徐湛之上表自首,并举发谋逆。范晔、孔熙先等并被收下狱,旋被杀。晔性精微,有思致。通宫商,善琵琶。于四声音韵亦颇探究。所著《后汉书》为二十四史之一,然仅成纪、传,今传本中八志为司马彪所作,由梁刘昭合为一书。此书为现存最重要之东汉史料,刘知幾誉为“简而且周,疏而不漏”。文兼骈散,传论尤极纵横驰骋之致,于后世散文创作颇有影响。《文选》录其《皇后纪论》等五篇。《文苑传》之立,亦始自此书。能诗,《诗品》列入下品。有集十五卷,佚。今存文五篇,除《双鹤诗序》残文外,均见《宋书》本传。存诗二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主要事迹见《宋书》、《南史》本传。

☚ 高允   刘义隆 ☛

范晔398—445

字蔚宗,小字砖。顺阳山阴(今河南淅川县东)人。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袭封武兴县五等侯。晋安帝时,曾为刘裕相国掾、彭城王刘义康右军参军。后入朝补尚书外兵郎。入宋后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领新蔡太守,累迁尚书吏部郎。元嘉九年贬宣城太守。后任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因谋杀文帝、立彭城王刘义康事泄露被杀。著《后汉书》百卷(十志未及撰成)。另有集十五卷,已佚。
索引:范晔,蔚宗。

范晔

范晔398—445

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浙川)人。有《后汉书》纪、传八十卷。范晔的文学见解反映在他的《狱中与诸甥侄书》中。他强调声律,重视音韵在诗歌中的运用,对永明体的产生有积极作用。对于文章,他认为应“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注重文章的内容,并批判了以文害意的倾向。

☚ 谢灵运   刘义庆 ☛

范晔

范晔398—445

字蔚宗。南阳顺阳(今属河南)人。范泰之少子。小字博。书继从伯弘之。后袭封武兴县五等侯。少好学,博通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年十七,州辟主簿,不就。为刘裕相国掾,彭城王刘义康冠军参军。宋受禅,随府转右军参军。累至秘书丞。父忧去职。后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领新蔡太守,迁尚书吏部郎。元嘉九年(432)彭城太妃薨,以中夜酣饮,听挽歌为乐,左迁宣城太守。在郡数年,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至于屈伸荣辱之际,未尝不致意焉。后迁长沙王义欣镇军长史,母忧终,累迁左卫将军、左子参事。元嘉二十二年,与孔熙先等谋立彭城王义康,事泄被杀。
范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鬓。善弹琵琶,能为新声。宋文帝甚爱其才,曾使范晔弹琴,自己唱歌。帝歌既毕,晔弦亦止。性精微,有思致,触类多善,衣裳器服,莫不增损制度,世人皆效法之。雅有史才,并甚自负。自称“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认为所著《后汉书》“皆有精意深旨,至于《循吏》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论》”,并自比班固《汉书》,“非但不愧之而已”(《狱中与诸甥侄书以自序》)。《后汉书》今存,为著名的二十四史之一。又善属文,其《狱中与诸甥侄书》及《临终诗》,为入狱临刑所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颇能见诸真情实感,为时传诵。萧统《文选》入选其《乐游应绍诗》一首。钟嵘《诗品》列入下品。原有集十五卷,已佚。今存诗文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 刘义庆   范广渊 ☛

范晔398~445

南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善文章,能隶书,晓音律。精医药,撰有《和香方》 (一作《上香方》)一卷,记有多种芳香药物用法。

范晔

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人。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生于398年,卒于445年。官至尚书吏部郎。在任宣城太守期间,他博采各家有关东汉史实的著作,编成《后汉书》纪传90卷。后经北宋人把晋司马彪《续汉书》8志30卷与之合并,编成今本《后汉书》。范晔所写的纪传,气势豪放、词句精练、人物形象真切感人。

范晔

139 范晔389—445

史学家。字蔚宗。南朝宋代顺阳 (今河南浙川东)人。“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多才多艺。仕刘宋,历任尚书外兵部郎、尚书吏部郎。432年,贬宣城太守,郁郁不得志,广集学徒,穷览旧籍,删烦补略,作《后汉书》。后迁左卫将军、太子詹事,445年,晔受孔熙先迎立彭城王刘义康谋反案牵连,被杀。

☚ 裴松之   刘知几 ☛
范晔

范晔398~445

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字蔚宗,小字博,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年少好学,广博地吸取经、史,善写文章,通晓音律。17岁后就开始为官。后来与人谋杀文帝,立彭城王刘义康,因事败露,范哗被杀。
他整理了从东汉到宋初十几家东汉史籍,写成了《后汉书》90卷。这是一部博采众家之长,成一家之言的史书,是中国著名的“四史”之一。他第一次在史书里立《文苑列传》,表现了当时社会重视文学的新风气。这一体例,对后来的史家有一定的影响,更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后汉书》论述政局世风的变化,思路缜密严谨,范晔自称此书是“体大而思精”。
这部书笔势纵横开阖,语言典雅华美,文中多用一些整齐丽密的骈文句法。与《史记》、《汉书》相比,有它的独特之处。
作者原有集15卷,已散失。

☚ 沈约   徐陵 ☛

范晔398—445

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浙川东)人。曾任尚书吏部郎、宣城太守,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主要依据《东观汉记》,参考其他记载后汉的史书,著成《后汉书》八十卷。惟其中十志未备,因孔熙等谋立彭城王义康案株连,被杀。


范晔

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字蔚宗,顺阳山阴(今河南淅川县)人。官至太子詹事。博涉经史,好为文章,通晓音律。所撰《后汉书》九十卷,不仅是纪传体史书,也是历史散文佳作。其文隽美,真切动人,凝炼雅丽,尤以人物传记为人称道。又《狱中与诸侄书》为自述创作甘苦的论文名作。原有集十五卷,已佚,今存文5篇,诗2首。参见“历史”中的“范晔”。

后汉书/后汉书集解/后汉书选

☚ 颜延年集   后汉书 ☛

范晔

范晔398——445

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浙川东)人。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少时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能隶书,晓音律,喜弹琵琶。历任秘书丞、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新蔡太守、尚书吏部郎等职。后左迁宣城太守。元嘉二十二年,因谋立彭城王刘义康为帝事发,被诛。被贬宣城后,因对诸家记述东汉历史的著作不满,博采资料,撰写了《后汉书》。原定为十经、十志、八十列传,其中十志未完成。今天所见《后汉书》中加入了晋人司马彪《续汉书》的八志。《后汉书》继承了《史记》的优良传统,字里行间带有很强的思想倾向性,臧否人物,爱憎分明,传记刻画人物,形象生动,有血有肉。《张衡传》、《班超传》、《范滂传》都是杰出的篇章。作为史书的独创,范晔新增了党锢、文苑、列女等类传。除了博大精深的《后汉书》,范氏还存有《狱中与诸甥侄书》。文中指出“文患其事尽于形,情急于藻,义牵其旨,韵移其意”,文章“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是当时进步的文学主张。原有集,已佚。今存文5篇,诗2首。

☚ 谢灵运   刘义庆 ☛

失意著书

☚ 连挫续之   失意著书 ☛

范晔398-446fàn yè

《本草纲目》草部第14卷藿香(2)。人名。南朝宋人,字蔚宗,顺阳(河南浙川县)人。官尚书吏部郎,太子詹事。著有《后汉书》。

范晔398~455

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小字博。顺阳(今河南淅川)人。少博涉经史,善为文章,工隶书,晓音律。曾任尚书吏部郎、宣城太守,迁左卫将军、太子詹事,掌管禁旅,参与机要。因孔熙先等谋迎立彭城王刘义康为帝一案牵连,被杀。他删取各家《后汉书》之作,著成《后汉书》纪传60卷,创党锢、宦者、文苑、独行、逸民、方术、列女等列传,使纪传体史书的内容更加完备,为后世不少史家所沿用。北宋后与司马彪《续汉书》8志30卷合刊行世。

范晔398~445Fan Ye

historian and man of letters of Song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Works: Letter to All My Nephews,etc.

范晔398—445

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 (今河南淅川东)人。博涉经史,通晓音律。曾任尚书吏部郎。元嘉初, 降为宣城太守。乃广集学徒, 撷取各家《后汉书》 之作, 删繁补略, 著 《后汉书》。后迁左卫将军、太子詹事,掌管禁旅,参与机要。元嘉二十二年末,因孔熙先等谋迎立彭城王义康一案牵涉,被杀。《后汉书》十志未及完成。

范晔398—445

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河南淅川)人。出身儒学世家。少好学,博涉经史,善文,能隶书,晓音律。历官尚书吏部郎、宣城太守、左卫将军、太子詹事等。反佛颇烈,声言“天下决无佛鬼”。为宋文帝所宠。但贪财好色,权势欲重,受孔熙光等谋立彭城王刘义康一案的牵连被杀。在《东观汉记》的基础上,博采各家《后汉书》之长,成《后汉书》纪、传八十卷,无志、表等。其中党锢、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女等类传是新创,对后世纪传体史籍有颇大影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