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花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花鬘huā màn用花串成环加于身首上的饰物。白居易《骠国乐》: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花鬘饰物。古代天竺人用花连贯成串挂套身上或头上的饰物。后也称花环。白居易《骠母乐》:“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女九退相……又唇动渐止,璎珞花鬘皆重。” 古代名物 > 香奩類 > 首飾部 > 髮飾 > 鬘 > 花鬘 花鬘 huāmán 即鬘。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佛家法物部 > 法器供具 > 花鬘 花鬘 huāmán 古印度人結花成串加於身首上之飾物,常用以供奉神佛。佛前的花鬘或以金屬諸寳刻製而成。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一:“按西國結鬘師多用蘇摩那花行列結之,以爲條貫,無問男女貴踐,皆此莊嚴。或首或身,以爲飾好。”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貝编》:“天女九退相,九髮散麤澀,又脣動不止,纓珞花鬘皆重。”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僧服 > 華鬘 > 花鬘 花鬘 huāmán 同“華鬘”。 花鬘huāmán也作“花缦”“华鬘”。古印度人绕在头上或挂在身上的花串形饰物。也有用各种宝物雕刻成花形,联缀而成的。随佛教传入我国。唐玄应《一切经音义·杂阿毗昙心论·华鬘》:“梵言磨罗,此云鬘,音蛮。案西域结鬘师多用苏摩那花行列结之,以为条贯,无问男女贵贱皆此庄严,或首或身,以为饰好。诸经中天鬘、宝鬘、花鬘、市鬘师皆是也。”般若共牟尼室利译《守护国界经》:“以种种宝用作华鬘,而为庄严。”白居易《游悟真寺》诗:“迭霜为袈裟,贯雹为华鬘。”宋苏轼《欧阳晦夫遗接䍠琴枕戏作诗谢之》:“白头穿林要藤帽,赤脚上渡水愁花缦。”《景德传灯录》卷一:“汝与我璎珞甚是珍妙,吾有华鬘以相酬奉。”《新唐书·南蛮传下·骠》:“(乐工)冠金冠,左右珥珰,绦贯花鬘,珥双簪,散以毳。初奏乐,有赞者一人先导乐意,其舞容随曲。”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普陀石》:“浙定海县有普陀岩石,有大力像,华鬘天然。”陈世宜《柬可生》诗:“天界华鬘梦一场,双成曾许抗颜行,诗题蕉叶语都呓,饭啖胡麻醒亦狂。” 花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