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苦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苦绳 【名称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概况】: 异名 奶浆藤、小木通、白浆藤、白浆草、通关散、野泡通(《全国中草药汇编》),南山藤(《拉汉药用植物名称和检索手册》)。 基源 为萝藦科南山藤属植物苦绳的全株。南山藤属全世界约12种;中国产4种、4变种。其中药用的有3种。 原植物 苦绳Dregea sinensis Hemsl.(Wattakaka sinensis Hemsl.),又名刀愈药(云南)。 形态 攀援木质藤本;茎具皮孔,幼枝具褐色绒毛。叶纸质,卵状心形或近圆形,长5~11cm,宽4~6cm,叶面被短柔毛,老时渐脱落,叶背被绒毛;侧脉每边约5条;叶柄长1.5~4cm,被绒毛,顶端具丛生小腺体。 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著花多达20朵;花萼裂片卵圆形至卵状长圆形,花萼内面基部有5个腺体;花冠内面紫红色,外面白色,辐状,直径1~1.6cm,裂片卵圆形,长6~7mm,宽4~6mm,顶端钝而有微凹,具缘毛;副花冠裂片肉质,肿胀,端部内角锐尖;花药顶端具膜片;花粉块长圆形,直立;子房无毛,心皮离生,柱头圆锥状,基部五角形,顶端2裂。蓇葖狭披针形,长5~6cm,直径约1cm,外果皮具波纹,被短柔毛;种子扁平,卵状长圆形,长约9mm,宽约5mm,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种毛长约2cm。花期4~8月,果期7~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509页.图4972) 生境与分布 生长于海拔500~3000m山地疏林中或灌丛中。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化学】: 根含苦绳苷元A(Dresigenin A)和三个新寡糖甲苷:苦绳双糖苷(Dresibioside)、苦绳三糖苷(Dresitrio-side)、苦绳四糖苷(Dresitetraoside)[1,2]。 附 苦绳的变种(Dregea sinensis var.corrugata)茎叶含苦绳甙元(Drevogenin(1)即C/D顺式5α-H、3β、8β、14β、17β四羟基-12β-O-异戊酰基-20-O-乙酰基娠烷,并含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3]。根茎含苦绳甙元(Dresigenin)和苦绳甙元Ⅰ及Ⅱ(Drevogenin Ⅰ,Ⅱ)[4,5]。尚含苦绳甙甲(Dregeoside A)和苦绳甙乙(Dregeoside B)[6]。 参考文献 [1] 化学学报 1990;48(7):709 [2] 云南植物研究 1989;11(1):51 [3] 云南植物研究 1987;9(2):227 [4] 药学学报 1989;24(8):587 [5] 植物学报 1989;31(11):874 [6] 药学学报 1990;25(8):617 。【药性】: 性味 苦,平。 功效 止咳化痰,活血止痛,通乳。 主治 咳嗽痰顺,跌打损伤,骨折,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烂外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四川中药志》:“治慢性气管炎:南山藤12g,野靛叶12g,哮灵草(小叶三点金)12g,岩莴苣(亦可改用岩白菜)12g。水煎服。” ” 单方应用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产后乳汁不通:苦绳15g。水煎服。” 食疗 ❶ 《四川中药志》:“治乳汁不通:南山藤根皮15g,煮糯米稀饭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