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致伤物推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致伤物推断

致伤物推断

根据损伤的特征推测致伤物的特征,并进而认定某一物体是否为致伤物,这无论在对活体或尸体上的损伤进行鉴定时都是一项重要任务。法医学鉴定人对致伤物的推断越准确,对侦察工作的帮助就越大,在他杀案件中它将为查明凶手和审判案件提供根据。
推测与认定致伤物,主要根据损伤的特征,并与可疑致伤物进行比对。创内异物或致伤物的痕迹检查有时亦能提供很重要的根据。损伤的形态有些能反映出致伤物的形状,有些则难据以推测致伤物。这与体表受打击处的结构特点以及力的作用方向、力的大小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同的致伤物有时可造成形态非常相似的损伤,反之,同一物体以其不同部分或以不同的力打击身体或作用于身体的不同部位时,也可形成不同形状或性质的损害。故推测与认定致伤物必须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有些不易作出明确的结论。
推测致伤物 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推测。
从损伤形态推测致伤物 首先根据有有无组织缺损、创口形状、创缘是否平整、创口周围皮肤有无擦伤或挫伤、创壁是否光滑、有无组织间桥、创底的形态、骨折情况、创周有无火药粉末或烟晕等特点(必要时用放大镜或解剖显微镜检查),区分该损伤系由钝器、锐器或火器所致。然后根据损伤的形态特点,推测致伤物的形状、大小、长度、厚度、棱边棱角或其它特征。
擦伤及挫伤: 擦伤中的撞痕和压擦痕、皮内出血、中空性皮下出血或其它有特殊形态的皮下出血,均能较明确地反映致伤物与身体接触部分的形态。
挫裂创: 最常发生在头皮。不同的形状可能提示致伤物的接触面:
❶长条形挫裂创。单纯长条形挫裂创,其致伤物可能是长条形物体如棍棒、扁担的体部、或某一物体的棱边,也可由较大的平面打击如在坠落时形成。一端分叉的条形挫裂创其致伤物接触面可能是棱角和棱边,创口的条形部分由棱边垂直打击造成,分叉则由棱角造成(故分叉的两棱边互相垂直)。但有时一端分叉的条形裂创也可在圆形棍棒打击头部时形成 (此时颅骨常伴有线状或舟状骨折)。球形表面(头颅)上形成的条形挫裂创也可略带弧形,其两创缘一凹一凸,在凸出的弧形创缘可有擦伤,但其弧度较下述圆弧形创伤大。
❷圆弧形挫裂创。其致伤物通常有圆形边缘,例如铁锤、哑铃、圆棒的头等。锄头背(即锄头与锄柄相连处)打击形成的创伤亦常呈弧形。弧形的大小可反映致伤物的打击面。
❸小三角形挫裂创。系由棱角垂直打击形成 (如斧背或砖石的角)。创缘皮肤有明显擦伤。这种创一般较小,每边不到1cm,如暴力很大,三角形创的尖端可有向外延伸的裂创。
❹方形挫裂创。系由方形或长方形具有棱边的物体的一棱边二棱角打击而造成,例如斧背,方铁锤、砖头等。 其创口呈⨆形。
❺十字形或星芒形挫裂创。 主要发生在头颅凸起明显处,如顶骨隆凸及枕外粗隆及额、颧等突起处。无论斧背、锤面、砖石或由高处坠落均可造成这种创伤。很难据以推断致伤物。要结合案情和现场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❻不规则形创伤。由凶器多次反复打击同一处,或由于体表结构不规则(如鼻梁、下颌角缘等处)所形成,推测凶器就更困难。
骨折: 从骨折形态很容易推断损伤系由钝器、锐器或火器造成。在确定骨折为钝器造成后,进一步推断钝器种类就较困难。颅顶骨圆形凹陷或穿孔,当系由一端有较小圆形平面的或球形物体造成(如铁锤、哑铃、鹅卵石等)。三角形凹陷系由棱角垂直打击形成(在三角形凹陷或洞穿之外围,还常见圆形阶梯样凹陷骨折)。扇形的凹陷或穿孔,系由方形物体(如斧背、砖头等)造成。舟状骨折则多数是棍棒造成的。
颅骨的单纯裂隙状骨折,一般不是由棱角形或小圆锤状物体打击造成,很可能是面积较大的物体或较粗的棍棒打击造成。颅骨粉碎性骨折可能是暴力多次打击或一次受巨大物体的严重暴力打击所致。颅底骨折则多为间接暴力(如由脊柱向上传的力)或由颅骨别处传递来的暴力所致,要结合其他损害才能推断打击物。肢体长骨的骨折较难据以推测致伤凶器。总之,这几种骨折都较难进行致伤物的推断,故检查时须尽可能进行详细观察并寻找可以说明问题的特征,从而推测可能的致伤物或排除那些不可能造成此种骨折的凶器。
切创: 根据切创的形态,较难推断致伤物,因为只要刃口锋利,无论切器(如菜刀、牛耳刀、剃刀)或砍器(如肉斧,大砍刀),刺器(如匕首、长剑)都可造成切创。但切创的长度、深度有时能反映凶器的大小。而且切创多为自杀伤(当然也有少数是他杀伤),则凶器一般都在尸体近旁,易于寻获进行核对。
砍创: 造成砍创的锐器一般较重、较厚 (最常见的是斧头),有时也可由薄而锐的刃器(如菜刀)造成。根据砍创的形态,可以推断砍器刃口的长度和厚度。全刃砍入所形成的砍创,可以反映刃口的长度。刃锋较长时,全刃砍入仅见于身体较平坦的部位,如胸、背、腰部,两创角常略呈钝圆、平头,甚至形成小分叉。刃锋较短者,砍在头颅也可以完全楔入,在骨上形成创角略呈方形的骨折,两端可有延长的坼裂骨折。如仅刃的一端砍入,则创口短于刃口长度,两创角一钝一锐,在颅顶上形成三角形的穿孔骨折,并有向外延伸的裂纹。如刃口较长或被砍处体表圆弧半径较小(如手臂、腿、颈部),则刃口长度可仅为刃长的一部分,如刃锋两端均未楔入皮肉,则两创角均尖锐。软组织砍创创口均哆开,不能据以推断砍器的厚度。如砍在骨上形成楔形或穿孔骨折,则可推测凶器的厚度。创口所反映砍器的特殊形态,如斧头、柴刀、菜刀、锄刃等的形态均有所不同。
刺创: 可推测刺器为单刃、双刃或三棱形,刺器的宽度及长度。
剪创: 夹剪创可推测剪刃的最小长度,剪刀刺创可推测剪刃背厚度。
枪弹创: 主要从枪弹的大小来判断枪枝的种类。如为盲管枪创,从体内找到遗留的弹头,鉴定就比较容易。如为贯通枪创,体内已无弹头,则要按射入口的直径推测弹头的直径。中距离射击射入口的直径比弹头直径略小,但远距离射击者射入口可比弹头直径略大。接触射击时因射入口爆裂,无法推测弹头直径。近距离射击则射入口与弹头直径近似。骨上的射入口可相当近似地反映弹头的直径。
从衣服上痕迹推测致伤物 广泛撞伤如交通事故、坠落、压伤,在衣服上可见到车辆的轮印、油垢、或泥沙;钝器打击如棍棒或锄头,可遗留相应的印痕或有相应的泥沙;刺切创在衣服上亦常见刺切痕,犹如皮肤上的创口,从两创角间的距离可推测刺器的宽度(但要注意刺器拔出体外时常形成一个与原刺入创口方向略有差异的附加创口,计算刺器宽度时不应计算在内)。不同层次的衣服上,特别是穿着较厚的棉衣时,刺切创的大小不同,经逐层度量,可推测刺器的宽度;单刃刺器的刃锋能将衣服纤维切断,而刃背仅能将纤维分开,故创角一钝一锐,如刺器透过了衣袋中质地较致密的物件(如小本子或钱包),则更易由此推测刺器断面的形状; 枪创从衣服上的擦拭圈或遗留的火药粉末也可帮助判断。
推测致伤钝器的质地 金属钝器由于质地硬,比重大,与体表的接触面相对较小。金属棍棒打击在软组织上易引起成片的表皮剥脱,露出光滑的真皮。金属钝器与体表接触面积较大时,易致软组织挫碎、缺损。金属钝器造成颅骨凹陷骨折时,骨折边缘常形成细而密集的挤压性骨裂纹。
木质钝器引起擦伤和挫伤比较明显。砖石类因表面多数不光滑或形状不整,引起擦伤及挫伤亦较明显,所致挫裂创组织间桥较多,创内常遗留泥沙或砖石碎末。竹质钝器引起的损伤与木质钝器相似,可能较轻,有时见到竹节的印痕。
认定致伤物 根据损伤推断可能的致伤物后,如在现场找到可疑凶器,或在嫌疑对象处查获凶器,就要进一步认定该物体是否就是致伤物。其要点如下。
损伤特征与嫌疑致伤物特征对比 首先是一般性状的对比,包括致伤物的种类(钝器、锐器、火器)、大小(如斧背、铁锤等的大小与损伤是否相符,砍器的刃长及厚度,刺器的宽度,长度及刃数,枪弹直径与射入口大小是否相符)、锐利的程度、硬度和重量等都应基本相符。其次是寻找嫌疑致伤物上的某些结构特征是否在损伤部位得到反映。例如有卷口或缺口的刀所造成的砍创,创缘锯齿状的位置与刀口上的卷缺位置应相符;汽车散热器、轮胎花纹,腰带铁扣、活动板手上突出的螺丝,石头表面特殊形状的突起等,应与所造成的擦伤或皮下出血呈现的特殊形态相符; 盲管枪创中的弹头其表面擦痕与可疑枪枝试射弹头上的擦痕相符。如上述特征完全吻合,即可认定该物体就是致伤物。
创内异物的检查 创内如发现残留的碎刃片,其形状与嫌疑凶器上的缺损相符;或发现残留的碎木片,其木质与嫌疑的木棍木质相符,即可认定致伤物。此外,创内发现刀柄上脱落的漆片,或创缘油垢或锈屑与嫌疑凶器相符; 枪创射入口上附着的金属成分与嫌疑致伤物的枪枝枪弹金属成分相符,均有助于认定凶器。挫裂创内有碎石或泥沙,亦可帮助认定凶器(相应的砖石、锄头等)。
致伤物上脱落粉尘痕迹的检查 利用中子活化分析法或无火焰分光光度分析法,可以检查出少至数十毫微克(ng)的铝、铜、钡、锑等金属粉尘。在发射左轮枪后,握枪的手上常可发现上述金属粉尘。同样,创口内及楔在骨上的金属微屑亦可应用这些方法进行鉴定。
致伤物上附着物的检查 凶器上除可能留有指印外,还可有伤者的血痕、毛发、甚至有组织细胞(例如头皮、脑组织、肝、脾、肺的组织细胞),此外,还可粘附有受伤者衣服上的纤维。对于所粘附的组织细胞、血痕、毛发等,可进行组织形态检查 (经处理使上述已干瘪的成分膨胀至接近原有大小),种属试验(用抗人血清,以证明它们是人的蛋白),血型检验(ABO血型,MN血型等)及性别鉴定(检查X或Y染色质);如均与受伤者相符,就大大有助于认定凶器。凶器上所粘附的衣服纤维亦可以与伤者的衣服进行对比,以助鉴定。
致伤方式方法的分析 在推断和认定致伤物的同时,要分析其致伤方式方法,以进一步验证是否与损伤相符。
力作用的方向 要分析作用力与体表是垂直方向还是倾斜方向,如是倾斜的,还要分析倾斜角度。钝器打击的方向可根据擦伤及挫伤的情况来判断。挫裂创创缘二边出血带如宽度相等,表明打击方向与皮肤表面垂直;如一侧宽一侧窄,则应系由宽侧打向窄侧;挫裂创创角如见撕裂,则撕裂的方向能提示打击的方向。钝器引起的颅骨骨折,如呈同心圆状,提示为垂直打击所致,如骨折边缘一侧呈阶梯状塌陷,提示为斜向打击所致,打击方向朝着阶梯的对侧。切创和砍创如与体表垂直,则创的二壁亦几乎与体表垂直,如倾斜切或砍入,则一侧形成皮瓣。砍伤则在砍器与体表成锐角侧的创缘常形成擦伤,砍器与体表间的夹角越小,擦伤带就越宽。骨上因砍伤而发生骨折时,更可看出用力的方向,在倾斜的锐角侧形成斜面。切创如两创角都很整齐,就难以看出切的方向,如一创角有锯齿状小突起,则该端应系切创的末端(小突起系因皮肤皱起时切断而形成)。如一端见试切创,该端多系起端。刺创及刺切创、枪创,均可从创管判定力作用的方向。
力的大小 垂直作用于体表的力,其损伤程度可反映力的大小。主要根据是创的深度和骨折的程度,倾斜作用的力则视体表的弧度而异。如力与体表成切线关系,则虽用力甚大,损伤亦可不明显。
多个损伤的先后顺序 多个损伤如系在间隔甚短的时间内先后造成,有时从软组织上不易区分损伤的先后。如第一个损伤已引起明显的创缘哆开或先后形成的损伤角度有较大差异,则有助于判断损伤的顺序。骨折的裂纹则较能说明问题。通常砍创或枪弹创所致骨折线,后形成的都不能跨越先形成的骨折线。如第一刀砍伤已使骨质碎裂,则第二刀又在原处砍下时一般不再形成规则的裂纹,只能使该处骨质内陷,外围再形成新的阶梯状裂纹。

☚ 致命伤后行为能力   自杀、他杀和意外伤 ☛
000077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