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部分时间制职业学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部分时间制职业学校德国职业义务教育机构,是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主要机构。为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接受初级职业培训的青年开设。源于18世纪的星期日宗教学校和星期日手工业学校。19世纪上半叶改为职业进修学校。1869年的一项法律首次规定企业主有义务让未满18岁的学徒进职业进修学校学习。1917年的宪法确定了普及职业进修学校义务职业教育至18岁的原则。1920年改现名。现已发展成为德国最重要的一种职业学校。学制3~3.5年。教学按阶段进行。第1年为基础教育,后2.5年为专业培训。每周上课1~2天,8~12学时,其余时间去企业接受培训。也可在1学年内集中13周上课,每周约34学时。毕业生可直接就业,也可进各类职业补习学校继续学习。1982年有此类职业学校2893所,在校学生178.9万人。 部分时间制职业学校 部分时间制职业学校bufen shijianzhi zhiye xuexiao联邦德国为所有初中毕业,特别是主要学校毕业,并进入培训或工作关系的青年而设立的一种职业义务学校。学制3~3.5年,主要进行普通和职业基础知识的教学及基本职业技能的培训。前身是19世纪下半叶建立的星期日补习学校和进修学校,招收18岁以下的男性学徒入校学习普通和职业基础知识。其后,招生对象逐渐扩大;1878年扩展为工人,1900年扩展到女学徒和帮工,1911年扩展至工厂女工。1920年,在帝国职业学校法草案中,首次用职业学校的名称取代进修学校,1938年正式确认了其法律地位。1964年“汉堡协定”以后,成为正规学校制度的一部分。部分时间制职业学校因与企业合作采用半工半读的形式培训学徒而得名,并成为联邦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由地方教育部门开办,受约于各州相应学校法规,并接受州文化教育部的监督管理。根据国家认可的职业,而设有各类职业班。开设的课程有两大类,一类为普通课,包括德语、社会常识、经济理论、宗教和体育;另一类为职业基础知识课,包括专业常识、专业计算及专业制图等。教学分基础阶段(第1年)和专业阶段(第2~3.5年)。前者亦称为职业基础教育年,主要传授普通知识和有关职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后者则主要结合生产实践培训而传授具体职业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同时继续深化普通教育。在教学的具体安排上,让企业学徒在用大部分时间接受企业实际培训的同时,每周用1~2天,亦即每周8~12学时的时间在部分时间制职业学校学习文化和理论知识。也可以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每学年集中13周时间在部分时间制职业学校学习。这就是“部分时间制”的含义。由于其职业性和实践性较强,职业基础课教师均由工科或技术大学相应专业毕业且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担任。而学生则同时具有企业学徒和职业学校学生的双重身份。学业结束时举行结业考试,考查内容包括普通基础知识和职业基础知识。将此考试成绩与企业实践培训的职业技能考试成绩相综合,合格者发给为联邦工商行会认可的毕业证书,取得在相应职业领域就业的资格。毕业生既可以受雇进入职业领域,也可以继续进专科学校深造。1982年,联邦德国有部分时间制职业学校2893所。1987年,拥有在校生189.1992万人,教师4.0248万人。 ☚ 完全中学 高等专科学校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