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民办科研机构
安徽省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 创办于1987年,是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内一个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现有正式职工42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13人、大学专科学历者11人,内有高级职称者2名、中级职称者5名。所长姜万勐。主要从事MVC系列字幕图形制作系统的研制、生产和销售。MVC彩色字幕图形系统是一种计算机软、硬件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产品。该系统1989年问世,1990年12月通过广电部专家鉴定。1991年MVC系列产品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列为1991年省级、1992年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该所建立以来,实行“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全员实行聘用合同制。内设软件开发部、硬件技术部、中试车间、销售部。目前,该所已由单一的字幕图形制作系统发展为4大系列、16个品种的视频配套设备。6年来,产值、利税、劳动生产率连续翻番。1992年实现产值2600万元,利税总额1107万元,劳动生产率为74.28万元/人年,居合肥高新技术企业之首。1992年,该所在上海、北京等地建立了分公司,产品结构也从视频扩展到设计、印刷、多媒体等领域。<
合肥中发焊接研究所 创办于1986年,位于合肥市合作化北路。所长、创办人员吴志训是用自己的科研成果转让费创办该所的,为当时国内唯一的民办焊接研究所。现有职工27人,其中高级工程师8人、中初级科研人员10人。主要研究开发焊接材料及焊接工艺。科研成果中,钎剂焊粉、铜焊丝、熔炼型焊剂、结构钢电焊条等,填补了省内空白;化学镀埋弧焊丝、烧结型高速焊剂、元碳钢电焊条等,填补了国内空白。创办以来,已创产值1000余万元,利税20余万元。
该所自找课题、自筹经费,科技人员实行按贡献提成的分配办法;科研项目起步高,专攻技术难点,对国家科研项目起到填空补缺作用。如较早填补国内空白的“奥特717”低磁钢不锈钢焊条,已用于中科院等离子所的尖端项目—核聚变“托卡马克”装置。又如,1986年接受上海承制的我国第一套引进的30万千瓦火电考核机组,焊缝总长度达15万米,实现焊材国产化研制任务。目前,该所正在开展冶金大型扎滚修复堆焊材料新的课题研究工作。
该所开元牌商标已经工商部门注册,拥有“镀铜焊丝”、铜合金焊丝“气(钎)剂焊粉”、“熔炼型焊剂”、“烧结型高速焊剂”、“特种焊材”等多种产品和制冷新技术。并和上海、东安、永州、铜陵等建立了联制联销关系。
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望江东路。创建于1990年12月。是目前我国专门从事事故预防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唯一科研机构,是集科、工、贸、教四位一体的综合性实体。下设机构有设备开发部、实验一厂、实验二厂、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交流中心、事故预防宣传中心以及流行病学、心理学、神经生化学、卫生统计学、计算机和人机工程6个实验室。研究范围已从单纯的交通事故研究扩展到工矿、火灾等领域。现有科研人员66人,其中高级科研人员9人、中级科研人员32人、初级科研人员25人。所长为金会庆博士。
该所主攻方向是驾驶适性及儿童事故预防理论研究,并开发、研制驾驶适性检测系统的设备及儿童事故预防的产品,已形成基础理论、设备开发、生产三位一体。1992年底产值达750万元。现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有:卫生部医学重点课题“车祸对妇女、儿童的影响及其预防对策的研究”,安徽省医学重点科研项目“驾驶员生理、心理适性的指标研究”,安徽省火炬计划重点项目“LJ9101速度估计检测仪、LJ9102复杂反应检测仪”的开发与生产,中国“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婴幼儿心理发展量表”的编制及城、乡常模制定,日本国预防医学攻关项目“日本驾驶员素质比较研究”,日本国机动车事故对策中心攻关课题“事故驾驶员判别指标研究”。到1992年底止,研究所科研人员先后在《国际流行病学》、《日本工业卫生》、美国《环境研究》等国际一流杂志及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有《首届中日驾驶适性理论与事故对策研讨会论文集》、《事故预防心理学》、《驾驶适性理论与检测技术》等科研专著。
淮北市化轻研究所 成立于1988年8月,位于淮北市相山。现有职工47人,其中高、中级职称19人。现任所长为王平。内设橡胶工艺研究室、精细化工研究室、工矿用耐磨材料研究室、中心试验室。拥有一整套先进的橡胶制品研究试验设备。建所以来,共获得省、市级科技成果6项,基保“重型橡胶组合筛板”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申请专利2项。该所1992年产值(包括技术转让收益)达600万元、利税120万元。正在扩建的中试工厂,占地46000平方米,总投资2400万元。
合肥育才节能技术开发研究所 1989年10月成立,位于合肥市铜陵路。现有职工32人,其中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10人。现任所长为周韬。内设产品研究室、安装设计室、供应销售科等部门,并在江苏省南京市设有办事处。主要研究开发各种新型节能系统和设备。主要产品有新型中压节能锅炉热电联产机组、用于开发新饲料资源的ZR热喷系统、机制碳棒设备等。该所研制的ZR热喷系统1991年通过省科委组织专家评议鉴定,使热喷技术的应用取得较大进展。该项成果获安徽省1992年星火奖一等奖,并在安徽、江苏、浙江、江西、上海等省市安装使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蚌埠日月仪器研究所 成立于1988年10月,位于蚌埠市长征南路。现有科研人员258人,其中高级职称51人、中级职称155人、初级职称52人。现任所长为陈明业。设传感器研究室、应用仪器研究室、工业控制自动化研究室、计算机应用研究室、机械加工研究室等机构。拥有1800平方米的厂房和先进的微机网络。建所以来,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几十万字的学术论文。目前主要研制生产各种类型传感器和配套的放大器、变送器、数字显示仪表、微机电子秤、冲板式固体流量计、轨道衡、汽车衡、工业控制自动化装备、抽油井故障检测等应用仪器和器件。
合肥华侨轻工技术开发研究所 合肥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兴办的科研与科技经营型实体。1990年4月成立,位于合肥市宿州路。1992年6月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有职工20人,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3人。现任所长刘光林。该所主要从事机电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引进、以及技术转让、技术咨询。主导产品有超大屏幕新型电视画面显映装置、荧光灯电子镇流器等。建所2年来已取得科研成果8项、专利申请4项、授权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