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性排泄法
部分性排泄法,一般系指拔罐法、放水蛭吸血法、催吐法、灌肠法、塞栓法、发汗法、鼻内舌下流液法等。
破皮拔罐法 在皮肤上浅浅地放上火罐叫做拔火罐。在禁止放血的情况下,为了把局部的败血和脓血放出来,可以穿刺拔火罐。操作程序同一般的拔火罐相似,用拔火罐代替放血或者为了去脓血而拔火罐时,先将皮肤用玫瑰水或干净水洗净,然后用刃器在皮肤上挑破几处(不要放出血来),再按拔火罐的方法放上火罐或其他口小底部大的瓶罐,拔的时间视实际病情而定,1—2小时即可。
破皮拔罐的位置
❶颈椎与头骨结合处,此处拔火罐的作用与血管放血的作用相同,个别患者有时会出现健忘症,因此,放火罐时取位应该低一些。
❷背部两琵琶骨之间稍偏高处,此处拔火罐作用同血管放血的作用相同。
❸在小腿腓肠肌上拔火罐,其作用与血管放血的作用相同,此处是拔火罐的无危险部位。
破皮拔罐注意事项
❶60岁以上的老人和2岁以下的小儿不可拔火罐。
❷心脏和胃衰弱者在琵琶骨间拔火罐是有害的,大脑衰弱的患者在颈椎与头骨结合处拔火罐是危险的。
❸放血的同时不可再拔火罐。
放水蛭吸血法 维吾尔医学广泛使用水蛭(蚂蟥)吸血,他们认为水蛭只吸腐败的血,不吸健康的血,对放水蛭吸血来说,无任何禁忌事项也无指定位置,是一种安全的方法,但需要注意吸血持续的时间,防止水蛭进入内脏。
催吐法 古代的维吾尔医学家们就曾把催吐法也称作全身性排泄,所谓吐不仅仅排出胃内的致病物质,而且散发全身致病物质,但不正常的催吐,例如:瘟疫、消化不良、胃下垂、痢疾等病当中的催吐相反会削弱身体,应当加以制止。
(1)催吐的益处:
❶减轻头的沉重感。
❷明目。
❸止呃逆。
❹制止胆汁反流。
❺增加食欲。
❻消除全身不适。
❼对忧郁病和胃衰弱引起的脑病(如:羊癫风)有疗效。
❽各种关节病也可以用呕吐法治疗。
❾可治疗小腹伤炎。
❿能阻止身体的颜色的变化。对黄疸病、癣、腹水的治疗和预防相当有益。催吐之前必须清查所患疾病是体液性的还是非体液型的,非体液型的疾病不可用呕吐法治疗,如果是物质性的疾病就应该搞清是哪一种物质引起的,首先促其熟化,然后给以指定的药物(各种体液有不同的催吐药物),如果疾病起于两种体液的混合,则其中有一体液更盛,就用适合于该体液的催吐剂。由血液质和黑胆质引起的疾病,一般不用催吐法治疗,用放血或导泻的办法更好。
(2)催吐法的注意事项:
❶干性气质的患者催吐的前一天较多地配给多水分的食物,多喝水、洗个澡更好,湿性气质的人则无此种必要。
❷天冷的时候要在热处催吐。
❸服用催吐药后,在患者的眼皮上放棉花或白纱布一类的东西包扎好,如果有助手在患者的腹部和腰部轻轻揉捏则更好。
❹吐完之后应该用兑有热水的醋给患者漱口。
❺呕吐之后将适量苏木或洋乳香研细拌白糖或果水给服,若无这些药给服玫瑰花糖浆亦可。
(3)催吐法的禁用:
❶身体十分羸弱者不可用药物呕吐法。
❷呼吸困难者、咯血者、呕血者、颈部肿大者、脑病患者、胃病患者、由胆液或血液引起的耳病和眼病患者、胸腔器官发炎、胸膜炎、横膈膜炎患者均不可用呕吐法。
(4)对催吐后出现的情况所采取的措施:
❶呕吐法之后有时会出现呃逆,这时可令患者饮开水或者给患者鼻孔中吸入喷嚏药促使打喷嚏,即可平复。
❷腰部有刺痛时可用热敷。
❸胃蠕动加快的同时出现各种胃鸣音时将洋乳香研细加玫瑰花糖浆服用,中毒患者用呕吐法解毒后应给以新鲜牛奶口服。
导泻法 用泻药导泻是维吾尔医学常用的清除法之一。用泻药导泻可以将血管、内脏和肠胃中的致病物质清除在体外。一般说来,软便法不能代替导泻法,但对于年老体弱者、婴儿、孕妇来说采用软便法可起一定的良好效果。不同的致病体液采用不同的成熟剂,不同的致病体液采用的清除剂成分各有不同。但是,在急需导泻的情况下不能为等待成熟致病体液而贻误时机,而要灵活采用导泻法。
(1)禁用导泻法的几种情况如下:放过血的患者、体弱、营养不良者、孕妇和行经的妇女、肠梗阻、肠扭结患者、慢性腹泻患者、小儿患者均不可采用导泻法。
(2)导泻法注意事项:
❶服用的泻药不论是泡剂还是煎剂,服药后不可再大量饮水。因为大量饮水会影响导泻,如果服用导泻药后腹痛不止,可适量饮用开水。
❷如果给患者服用液状导泻药后不见疗效,可改服丸剂泻药,如果仍然不能见效则不能再用泻药,而且要查明原因,考虑改用灌肠法等。
❸用泻药导泻以后应给患者饮用冷开水、石榴汁等,加以补充水分。
❹服用配方中有蓖麻子、盒果藤根皮等的泻药或咸味性制剂泻药后可饮用开水。
❺如果泻药不能导泻而出现反常情况(如心慌、胃胀、肚子胀、头晕、恶心等)应立即进行呕吐。这时可给较多的温开水(加少许盐),用干净鸡毛或手指刺激患者咽喉进行呕吐。
❻药物导泻以后如果肠胃中有烧灼感,可给服罗阿比 依斯皮胡里黏汁和罗阿比 比也黏汁,黏汁中也可以加一些罗勒子、糖等。
❼导泻后如果过度腹泻需要止泻时,若体温不高者可给服酸乳、小蘖实汁;如伴有发烧就将等量的罗勒子、马齿苋子、酸模子研成粉末,用少量的水送服。
❽给导泻药时应根据患者体液偏盛的情况加以清除那一种体液。如:胆液质偏盛时就与胆液质清除剂并用等。
(3)制备导泻药的注意事项:
❶导泻药如果药力较强(药量较大),同时也可能导泻其他物质。
❷任何一种导泻药见效后全身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虚证,如果要几次给予导泻药,则应相间采用补虚措施。
❸对发高烧患者,一星期以内泻药中不能加用诃子,如有必要,将诃子用巴达木油湿润后使用或者加用其他黏性药物。否则诃子会使引起肝脏中毒。
❹加了阿勃勒的导泻药如果不添加巴达木油、香堇油,则会使全身干性偏盛,可引起恶心。
❺导泻药中如有阿里红,将它不能和其他药物一起研末,因为它的外皮杂入药末中会引起中毒。因此,阿里红不能碾末,而且用金属网眼筛子过一过即可。
❻导泻药中如有菟丝子,将它不能和其他药物放在一起煎,要装在布袋中煎,味一出就可捞去。
❼煎剂或泡剂的导泻药,按照一次量或一天用量现备现用。
灌肠法 灌肠法不仅在禁用导泻药的情况下具有导泻的作用,而且也用于使药物通过肠道对全身起作用的目的,尤其对胃不好的患者更有用处,维吾尔医学在治疗内脏炎症时把灌肠剂和栓剂的使用看作主要的方法而加以采用。
灌肠的特点:
❶可以维持胃肠道腐气废物的正常下行,起健脑作用。
❷由于灌肠剂可以由各种药物制成,它可以对小肠和十二指肠以致胃都有作用。因此,用灌肠剂量不可多,速度不能快。
❸可以润滑肠道,改善肠功能。灌肠剂的药量是150 g,其配方视病情而定,但不宜使用干性药。
塞栓法 塞栓法是一种制成小蜡烛状的栓剂,塞入肛门达到排泻目的的疗法,栓剂的主要成分是泻药。在禁止灌肠的情况下(如肠扭转等病)或者泻药无作用的情况下,可放入肛门治疗。除此而外,后窍的其他疾病如肠梗阻的治疗和妇女阴门等可直接用栓剂。栓剂不可用得太多,因为它毕竟是进入肛门的异物,有可能引起其他变化,栓剂的配方也可以根据病情来决定。
发汗法 体内多余的湿性可以随着出汗从皮肤上的毛孔排泄到体外。维吾尔医学上的发汗疗法是借助入浴、饮用烫开水后蒙被子睡觉或服用一般的退烧药来进行,健康的人不用发汗药,对他们来说劳动就是最好的发汗疗法。发汗疗法可使患者降低体热,使身体轻捷爽快,高烧病人出汗是危象转变的征兆之一。
鼻孔和舌下引流液体法 维吾尔医学中用鼻孔液体引流的办法清除大脑内的致病物质,从而使头部疾病得到治愈。一般常见感冒或头痛病,通过从鼻孔引流一种黏稠液体的办法减轻症状。脑病患者如阵发性神志不清,发病时用鼻孔吸入药粉的方法从鼻孔中引流液体,从而使患者恢复神志,症状减轻。这类药物的成分主要是黑胡椒、海狸香、高良姜、干姜等。将上述药物研细成粉吸入鼻孔,种类及用量视病情而定。从口腔内舌下引流口水对胃病、耳病、眼病、鼻病也都有好处,这种方法一般在冬季体内水分较多的时候采用,用除虫菊根、槐角、醋、薄荷、芥子制成药含在舌下或用漱口,来达到引流口水的目的。
利尿法 用利尿药利尿的方法不仅用于尿闭而且用于排除血管、泌尿器官和肝脏周围的作为致病因素的异常体液。利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❶由浓体液引起的病,用泻药导泻之前不可给服利尿药。因为随着利尿进入体内的液体量会更加减少,体液的浓度更加浓,体液这就更难排出体外。
❷应当接受放血法、呕吐法、泻药导泻法的治疗患者,利尿法应该排在最后采用。
❸肝炎患者如果发炎部位在肝的下叶,则应先给泻药清泻,然后采取利尿措施,如果发炎部位在上半月形成部分,则应先利尿。
❹尿大量排出以后,出汗和大便可能会停止,因此,需大便多的和以出汗为主的病使用利尿疗法时要好好考虑。
❺体内有干性症状的患者或者体液尚未熟化的患者不要急于使用利尿剂,因为要想使体液熟化,体内的液体必须保持在中量,排尿太多就会加强体内的干性,体液难以熟化,病程就可能延长。
❻水肿、瘫痪、风湿热等病,治疗时以利尿法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