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出血性血管病
脊髓出血性血管病包括硬膜外、硬膜下、蛛网膜下和脊髓内出血,以后两者为多见。
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系由脊髓膜或脊髓表面血管破裂引起,血液直接进入脊蛛网膜下腔。其病因多为脊髓血管畸形,亦可由血液病、急性感染和中毒性疾病引起,有的甚至做了椎板减压探查也未发现病因。发病突然,以腰背痛、一侧或双侧下肢痛和克尼格氏征为早期的突出症状。出血量大,血液进入脑蛛网膜下腔亦可引起头痛和项强。腰椎穿刺为血性脑脊液。多无脊髓受损症状,或症状轻微可逐渐恢复不留后遗症。如经脊髓血管造影证实有血管畸形,可考虑手术治疗。内科疗法原则上与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同。
脊髓内出血可发生于脊髓的任何部位。自发性脊髓内出血常见于血管畸形和毛细血管瘤破裂。脊髓动脉瘤是很少的。更少见的有动脉硬化、血液病、感染、中毒和肿瘤等继发出血。妊娠、分娩、持重、剧烈咳嗽是出血的诱因。发病突然,剧烈背痛,沿神经根放散。随后出现横贯性脊髓损害症状或脊髓休克。如出血在髓内,更外侧的脊髓丘脑束未受损时,即使胸腰段感觉丧失,骶段皮节的感觉仍可保存。腰穿可有不同程度的蛛网膜下腔梗阻,脑脊液清亮。大量出血破入脊髓蛛网膜下腔时,脑脊液则为血性。轻症者脊髓症状经一定时间可逐渐恢复,脊髓破坏较重者常有后遗症。如蛛网膜下腔梗阻明显,应做脊髓造影,以考虑手术探查和减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