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耦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耦耕刘学洵,字问刍,号耦耕,广东香山人。早年曾中科举。清光绪二十六年曾策动李鸿章反清。因企图以帝制建新国家,与兴中会成员发生争执,遂断绝关系。清末在杭州圈地造房,为杭州巨豪。 耦耕ǒu gēng(字)贺长龄,号西涯,又号耐庵,清代文士。 耦耕ǒu gēng两人并耕,泛指耕作。司空曙《送王先生归南山》:爱子方传业,无官自耦耕。柳宗元《首春逢耕者》:缀景未及郊,穑人先耦耕。 农事 农事农(农政;农工;农功;农作;农役;农务;农要;农祥;农情) 啬事 稷事 田事 耕事 野事 本政 本务 本教 民畴 田功 田桑 桑麻 耕作 耕穑 耕力 耕筑 耦耕 另见:农活 耕作 农民 ☚ 做的事 世事 ☛ 耦耕paired tillage中国西周时期由两个人合力操作的土壤耕作技术。《诗经》中所谓“十千维耦”,“千耦其耘”,正是当时通行“耦耕”的真实写照。《周礼·考工记》中有“二耜为耦”的说法,郑注解释为:“两人并发之。”可见,所谓“耦耕”就是两人并二耜而耕的意思。但是,自从牛耕和犁耕代替人耕和耦耕之后,一些经学家已经不清楚“耦耕”,在解经时往往妄解擅释,以致今世学者对耦耕莫衷一是。归纳史籍中耦耕的解释,不外❶两人共执一耜说; 耦耕ploughing in couple西周时代采用两人并二耜的一种耕作方式。《诗经》中所描写的“十千维耦”,“千耦其耘”,就是这种耕作方式真实写照。西周时代采用的主要耕具是耒耜,《周礼·考工记》中有“二耜为耦”的说法。郑玄解释说是“两人并发之。”清代程瑶田在《耦耕义述》中对耦耕作了进一步阐释:“二人并二耜而耦耕之,合力同奋,刺土得势,土乃进发,以终长亩不难也。” 耦耕 耦耕战国前的一种耕作方式。耦为两耜连缀而成的翻地农具。耕作时两人共持一耦,从左右同时各踏,使耦入土翻地,有利于深耕,提高亩产量。 ☚ 火耕水耨 淤田 ☛ 耦耕 耦耕西周时期的耕田工具和耕作方法。《诗经》中有“千耦其耘”,“十千维耦”等诗句。过去人们对这些诗句有许多不同解释, 有人认为这是二个人共用一个耒耜耕作, 有人说是二人各用一个耒耜。现在很多人认为这是二人相向,一前一后,一人手扶耒耜,一人用绳提拉。但也有人认为是二人面向同一方向,后面一人手扶耒耜,稍斜向地面,先把耜踩入土中,前面一人肩拉绳子,直向前走。这样很快便能开出一条土沟。这样的耦耕,把原来的间歇动作,变为连续动作,工作效率可大为提高。 ☚ 耒耜 臿 ☛ 耦耕 耦耕战国前的一种耕作方式。《诗·噫噫》: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论语·微子》: “长沮、桀溺耦而耕。”然而具体配合操作如何,先秦文献无明确记载,汉晋人的注解十分简略,唐以后各家揣猜解说,意见纷纭。已知有十种说法:( 1 )二人各执一耜,并头耕作,合力刺土发土。( 2 )二人各执一耜相对而耕,共发一尺之地。( 3 )两人共踏一耜而耕。( 4 )一人用耜翻地,一人用耰碎土配合进行的耕作法。( 5 )耜上系一绳子,两人一组面对面一蹠一拉共发一耜的耕作法。( 6 )使用单齿木耒时二人并二耒而耕,使用双齿木耒和木耜时变为一人翻地,一人碎土摩田的方式。( 7 )认为耜是人拉犁,如以人言,一人在后扶犁,一人在前拉犁,如此二人并耕,是之谓耦也。如以犁言,则是二犁同时工作,即一犁二人在左,一犁二人在右,如以二犁并耕, 亦谓之耦。( 8 )认为耦耕不是使用耒耜的方法问题,而是劳动人民在各项农业劳动中广泛实行的一种劳动协作,这种协作常常是通过换工方式进行的。( 9 )认为吉林省通化、永吉等县目前仍使用的双拉锹及其操作方式,当是保留古代耦的基本形制及耦耕的耕作方法。双拉锹由两件耜形器连缀而成,各系长绳。使用时,一人操两耜柄,向前推进,两人各操系绳提拉,三人协同起土。( 10 )认为耦是由两耜连缀而成的配套工具。耦耕为两人从左右各踏联缀的耦翻地。末说似较符合历史实际。 ☚ 淤田 畎亩 ☛ 耦耕古耕作方式。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引申为二人一组,似是两人各持一耜并肩而耕。然而具体配合操作如何,先秦文献无明确记载,后世意见纷纭,说法各异。或认为耦是由两耜连缀而成的配套工具。耦耕为两人从左右各踏连缀的耜翻地。此说似较符合历史实际。《说苑·正谏》还记载了诸御己不顾“耦耕”伙伴的劝告,冒死进谏楚庄王不要劳民伤财、修筑城台的故事。《国语·吴语》记述吴王夫差表彰申胥辅佐的功劳时说:“譬如农夫作耦,以刈杀四方之蓬蒿,以立名于荆,此则大夫之力也。”可见楚与吴越之地均盛行耦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