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膏 > 翠玉膏 翠玉膏 cuìyùgāo 膏劑。色如晶瑩翠玉,故名。由松香、黄蠟、銅緑,没藥、乳香等五味藥加油製成。主治臁瘡。參閲元·羅天益《衛生寳鑒》。 翠玉膏《卫生宝鉴》卷十三方。松香一两,黄蜡、铜绿各二钱,没药、乳香各一钱。先研铜绿为末,入油调匀,将黄蜡、松香火上熔开,次下油,调铜绿,再加乳香、没药搅匀,后置水中扯拔匀,制成饼子,贴于疮上,三日换药一次。治臁疮。 翠玉膏 《卫生宝鉴》卷十三【组方药物】 沥青30克 黄蜡 铜绿各6克 没药 乳香各3克 【制剂用法】 上药5味,先研铜绿为末,入油调匀;再将黄蜡、沥青火上熔开,次下油,调铜绿搅匀,将乳香没药旋入搅匀;用河水200毫升,将药倾在内,用手扯拔匀,油纸裹,视疮大小,分大小块,捻成饼子。贴于疮上,纸封,3日1换。 【适应病证】 臁疮。 翠玉膏cuì yù gāo《本草纲目》木部第34卷松(1)。方剂名。 【方源】时珍方。 【组成、用法】用通明沥青八两,铜绿二两,麻油三钱,雄猪胆汁三个。先溶沥青,乃下油、胆,倾入水中扯拔,器盛。每用绯币帛摊贴。不须再换。 【功用主治】软疖频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