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成因
汉赋之成因,主要有下列几点:一、纵横之风的消失和转变。汉赋多以主客对问形式引起叙述。汉代各地藩王为网罗人才,大量召集文学之士。一些文人无以自见,便借主客对策的赋来献谀或进谏。汉武帝即位后,为了巩固自已的统治,“招四方文学辩说之士待诏金马门”,赋便由藩国进入宫廷,并逐步受到最高统治者的喜爱。二、宫廷娱乐的需要。汉武帝于东方朔等人“颇俳优畜之”,汉宣帝亦以为赋可以“虞悦耳目”。三、文体发展的自然趋势。问答体赋产生于战国,至汉尚有发展潜力;其它文体或不能满足社会和表达作者感情的需要,或发展不成熟。而赋的形式相对较自由,故受到特别地注意。四、汉赋的产生与其时代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刘熙载说:“赋起于情事杂沓,诗不能驭,故为赋以铺陈之。”(《艺概·赋概》)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汉帝国政治军事实力的强大,城市繁荣,商业发达,文化高涨,“这种丰富和发展了的社会生活”,“为赋的产生发展准备了条件。”(何新文《刘熙载汉赋理论述略》,1988年第三期《中国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