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汉贼不两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对立 对立性质上互相对立:相对 ☚ 矛盾2 抵触 ☛ 汉贼不两立hánzéibùliǎnglì〔主谓〕 原指蜀汉与曹魏誓不两立。比喻双方有我无你,不共戴天。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先帝虑~,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歧路灯》67回:“惟有杜氏一个直如添上敌国一般,心中竟安排下‘~’的主意。” 汉贼不两立hàn zéi bù liǎng lì汉:指蜀汉。贼:曹魏。即蜀汉和曹魏不能同时并存。比喻互相敌视,誓不两立。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