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汉赋研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汉赋研究

汉赋研究

❶汉赋研究专著。今人张清钟著。全书约4万字,实为一本通俗性之小书。除《前言》外,正文分9章。第一章为赋之界说,论其文体特点;第二章为赋之渊源,溯其历史上源。以下各章,重点论述汉赋的历史、汉赋的本体,包括汉赋产生的背景、汉赋之材料及类别、汉赋的发展与流变、汉赋之作家与作品、汉赋之体制及特征等。最后一章对汉赋作总体的评价。本书的观点及材料虽对前人之作无多突破,但亦能作适当归纳与引伸,且选材精当,立论持平,叙述明晰,对读者准确了解汉赋及其源流演变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975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
❷汉赋研究专著。今人龚克昌著。龚克昌,福建平和人。1933年生,1959年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1962年获硕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辞赋研究所所长,全国赋学研究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1988年、1991年先后两次任美国、新加坡访问学者。他从1962年即开始汉赋研究,孜孜矻矻耕耘了近三十年,对汉赋乃至中国历代辞赋研究都取得了重要成果。《汉赋研究》则是他研究成果的一个集中反映。本书汇集了他历年研究汉赋的27篇(含附录)文章,举凡两汉重要赋家和赋作都进行了论述,汉赋研究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如“汉赋探源”、“汉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汉赋——文学自觉时代的起点”等等。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书虽为论文汇编,但却有内在的联系,表明作者在自觉地进行汉赋的系列研究。研究课题的系统性,理论问题的重大性,文献资料的丰富性,学术观点的新颖性、公允性,共同构成了此书的学术亮色。该书是我国第一部汉赋研究的学术专著,它的出版,不仅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而且因为它而带动了我国当代学术界对汉赋的真正有意义有声势的研究,在学术界具有首开风气的作用和影响。本书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和欢迎。1984年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1990年又进行了增订再版。

☚ 汉赋纵横   汉赋美学 ☛
汉赋研究

汉赋研究

龚克昌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1984年第1版。《汉赋研究》是我国建国以来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汉赋的专著。此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详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考察汉赋这一复杂的文学现象,对汉赋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作出了崭新的解释,被称为“开创汉赋研究新局面的一本好书”,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故1990年再版。

☚ 先秦辞赋原论   屈原赋选 ☛
汉赋研究

《汉赋研究》

龚克昌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出版。这部著作除有“总论”和“汉赋探源”2篇概述性质的论文外,其他7篇文章专论骚赋作家贾谊、散赋作家枚乘、汉赋奠基者司马相如以及扬雄、班固、张衡、赵壹等赋文作者及其作品,最后附录了“刘勰论汉赋”一文。作者在“说明”里概括地表述了他对汉赋的主要看法,即“应把汉赋放到两汉这个文学艺术发展的早期阶段,放到文学艺术尚处在经典附庸的地位之下,经学统治着两汉文化思想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来评价,”由此出发,作者对汉赋的一系列关健问题,如汉赋的不重视讽刺、以及它的夸张虚构和追求辞采的华丽等,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结论。作者指出,汉赋并不是毫无可取的,它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千百年来强加在它身上的一些鄙薄之词应该推翻。作者分析了过去广为人们所征引的汉赋作家对汉赋的批评,指出这些赋家,如西汉的枚皋、扬雄和东汉的蔡邕等,他们批判汉赋,是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的思想动机的。作者指出,汉赋受到人们鄙弃的另一个原因是它放弃或弱化讽谏,经过分析,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汉赋确实已开始不注重讽谏,忽视讽谏了,汉赋作家把自己的注意力着重放在发展艺术形式上,以期更符合艺术作品的特点,更符合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汉赋作家的这些努力,对当时尚处在发展早期阶段的文学艺术,对仍深深陷在经典附庸地位之中的文学艺术,无疑是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的,它为文学艺术最后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科学门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针对人们对汉赋是“虚辞滥说”的指责,作者认为所谓“虚辞滥说”实际上就是虚构、夸张等浪漫主义手法,汉赋按照文学艺术的特点,运用一些虚构夸张的表现手法,是非常正常,也是十分可贵的。汉赋作家所表现的浪漫主义手法,比之屈赋在某些方面又有所发展。接着作者论述了汉代大赋的主要内容,即首先,一方面表现大汉帝国强盛的国势,辽阔的疆土和国内各民族的大联合;另一方面对象征中央集权的天子大加肯定和赞扬;其次,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如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温泉赋》,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等都是这一类作品。对汉赋形式体裁上的特点,作者指出,首先应该强调的是它的虚构、夸张等浪漫主义手法和长于描绘,以及具有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文势等特色。至于汉赋的局限,作者指出首先是汉赋反映的生活面不够宽;其次,取材有些繁芜庞杂,行文过于铺张扬厉,因此篇幅较长,形式有些程式化;第三是语言有雕琢、堆砌的毛病。作者对其他具体汉赋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都体现了这里所阐述的思路和观点。

☚ 汉赋之史的研究   《汉赋:唯美文学之潮》 ☛
0000255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