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汉调二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汉调二簧 汉调二簧清初陕南汉江流域的二簧腔调在秦腔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戏曲剧种。又称“山 二簧”、“陕二簧”。主要腔调为西皮和二簧。流行于陕西关中、汉中、商洛、安康及湖北、四川、甘肃的一些地区。唱腔属板腔体的皮簧系统,唱词以七字、十字句为主,板路多达五大类40余种。如二簧、反二簧; 西皮、反西皮和杂曲。因流行地区与风格的不同,又分为江汉、洛镇、安康、关中四大派。脚色行当有末、净、生、旦、丑、外、小、贴、老、杂十大行。传统剧目十分丰富,仅安康一地发掘出的竟达1200余本。较有影响的有《文姬辨琴》、《打龙棚》、《尝百草》、《梁红玉》、《八蜡庙》、《红桃山》等。 ☚ 秦腔 汉剧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