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原则
实施美育所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根据教育目的、美育任务、美学原理和美育原理提出来的,用以处理美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关系。美育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对确定美育内容、选择美育方法、运用美育组织形式等都具有指导作用。学校美育的主要原则有:
❶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选择的审美材料要具有积极、健康、先进的思想内容和完美艺术性、较高审美价值,才能保证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趣味,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陶冶学生的情操。对于思想内容无害、艺术表现力很强的作品也要适当选择。思想内容有害而艺术表现力又极强的作品则不应选择;如学生已经接触,则要积极引导,提高他们的鉴别力。
❷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想象与思维统一。美育的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但审美活动又是感性与理性、情感与认识、想象与思维交织的过程。因此,实施美育既要以形象认识和感性形象思维为主,发展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同时又要重视审美判断、评价等能力的培养;既要以情感活动为主,重视引起情绪体验,陶冶情操,同时又要注意正确审美观点、趣味、理想、标准的培养;既要以想象为主,重视审美想象能力的发展,同时又要注意科学的、必然的、逻辑的认识能力的培养,以便把它们统一起来。
❸掌握艺术内容和掌握艺术方法统一。艺术内容要通过艺术方法表现出来;艺术方法为艺术内容服务,把掌握艺术内容及其表现方法统一起来,才能保证艺术价值的表现和审美教育的效果。在美育中,首先应该引导学生领会艺术作品的内容,同时把它同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的理解结合起来。为此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和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参加社会实践,使他们具体了解社会现实生活,并产生具体感受,积累社会生活素材。这既是使他们理解作品社会内容的需要,也是他们进行艺术表达和创作的需要。同时要教给学生艺术表现方法,进行艺术表现技能技巧的训练。
❹内在美和外在美统一。人的形象美包括内在美和外在美两个方面。前者指人的理想、道德、情操、知识等方面的主观世界的美,后者指人的相貌、体态、服饰、仪表、语言、行为举止等方面的美。内在美通过外在美表现,外在美受内在美制约。美育是按美的规律塑造人,应当把内在美和外在美统一起来,即要求学生既重内在美,又要注意外在美。为此,首先要引导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向英雄人物学习,确立高尚的审美理想。其次要提高学生外在美的修养,做到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说文明话,做文明事,注意衣着整洁、朴素、大方、美观,注意年龄和性别差异。注意按美的要求锻炼体格,做到身体的健与美。
❺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结合。学校实施美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青少年儿童的爱美、求美之心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美是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生的审美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美育必须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要注意发现有特殊爱好和艺术才能的学生并给予重点指导和培养。上述原则是一个整体,贯彻时应结合起来运用。(胡厚福)美育方法 实施美育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可归属于各种途径,如通过教学,课外校外活动、大自然、日常生活等途径进行美育。详见美育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