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成本会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成本会计chéng běn kuài jìбухглтер по расчёту себестóимости

成本会计

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在有关总分类帐户的统驭下,进行归集、分配,计算出有关成本,并进行分析和考核的一种会计。主要内容包括: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生产费用明细帐户的设置和登记、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计算、成本报表的编制,以及对成本资料进行的分析考核等。主要适用于工业、农业、建筑安装等企业,但其原则和方法也适用于交通运输、商业、金融等业。它可为企业加强经济核算,促进节约、降低成本,进行各种预测、决策提供必要资料。

成本会计

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记录、汇集和分析。成本会计起源于英国,在其初期阶段,是汇集生产成本的一种制度,它主要是用来计算和确定产品的制造成本和销售成本。起着成本积聚的职能。后来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发展,产生了第二项职能,一般称为 “管理上的成本控制与分析”。它主要是采用专门方法帮助管理者规划成本、控制成本,并在作出决策时进行成本分析。时至今日,此项职能已远远超过成本积聚的职能。
成本会计与成本计算不同,后者只是按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成本对象归集生产费用,以便计算各该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现代成本会计,则应包括以下各项内容。
(1)建立预算管理体系,包括预测成本发展趋势,制订目标成本,编制全面预算等。
(2)进行标准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法积聚成本信息,并计算产品或劳务成本。
(3)对成本指标进行日常控制,日常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关键问题,找出超降原因,明确经济责任,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4)定期进行成本分析与考核,定期把会计和统计提供的成本信息深入地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与考核。
(5)对专项成本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对不经常发生的,一次性的各项经营决策和经营方针,运用专门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成本会计Cost Accounting

会计的一个分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在有关总分类账户统驭下进行详细记录、计算和分析,以达到消除浪费,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目的。主要包括费用账户的等级、成本计算、成本报表的编制、对成本资料的分析等。主要用于工农业企业,也适用于某些服务行业。

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

对生产经营过程发生的资金耗费,结合所取得的生产经营成果,通过设置费用成本账户和运用一系列专门管理方法,进行成本事前、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与分析的专业会计。基本内容包括: (1)在企业新建、扩建、改建,实施生产技术改造和设计新产品时,进行可行性研究,预测各方案水平; 采用 “功能成本分析”方法,确定目标成本。(2)编制产品生产成本计划和生产费用预算。(3)建立成本责任中心,对各责任单位的资金耗费实施日常控制。(4)采用“定额成本法”,揭示生产过程中各成本项目的定额成本差异,分析产生原因,采取措施。(5) 在定额成本基础上,调整定额成本差异,计算产品实际成品。(6) 定期组织成本分析。早期的成本会计,源于19世纪末的英国,近代成本会计以 “标准成本制度”的提出为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管理科学的进步,现代成本会计成功地吸取了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逐步形成了以事前控制为重心的管理体制,强化了成本会计的管理职能,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由此得到迅速的发展。

☚ 决策会计   所得税会计 ☛
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

根据对成本会计职能的不同认识,成本会计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成本会计强调的是二职能论,即利用价值形式,全面、系统地反映和监督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耗费情况,计算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提供企业管理所需成本信息的核算系统。广义的成本会计强调的是七职能论,即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生产经营费用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 成本   成本会计制度 ☛
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

对生产经营中所消耗的费用,进行记录、归集、分配和计算,并对成本资料进行分析的核算过程。主要内容包括: 生产费用的记录,汇总; 产品单位成本和总成本计算; 成本报表的编制;成本资料的分析等。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一般包括在各专业会计之内。适用于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建筑安装企业,也适用于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以及其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实行成本会计,能为企业进行各种预测和决策提供必要的资料,是加强经济核算,减少劳动消耗,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 资金成本   新产品试制成本 ☛
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cost accounting

为不同目的提供各种成本资料并进行成本管理的一个会计分支。其任务是对包括产品、服务以及任何需要测定成本的事件进行成本计算、分析、预测、计划、控制以及报告。现代成本会计横跨并沟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在管理会计中主要体现为以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弹性预算等方法为主的成本管理(包括成本计划、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并为企业内部各环节的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各种成本信息,是管理会计的重点之一;财务会计范围内的成本会计也称传统的成本会计,它以定单成本法、分步成本法、分批成本法和间接费用分配法等传统方法归集和分配产品或服务成本,按照公认会计原则核算并对外报告存货或服务的成本信息。

☚ 管理会计   责任会计 ☛
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

对生产经营过程发生的资金耗费,结合所取得的生产经营成果,通过设置费用成本帐户和运用一系列专门管理方法,进行成本事前、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与分析的专业会计。基本内容包括:(1) 在企业新建、扩建、改建,实施生产技术改造和设计新产品时,进行可行性研究,预测各方案成本水平; 采用“功能成本分析”方法,以耗费最省、效益最高为目的进行成本决策,确定目标成本; (2) 预测产品成本发展趋势,编制产品生产成本计划和生产费用预费; (3) 建立成本责任中心,制定各责任单位的定额成本或责任费用预算,对各责任单位的资金耗费实施日常控制; (4) 采用“定额成本法”,揭示生产过程中各成本项目的定额成本差异,分析差异产生原因,及时反馈给有关管理部门,采取措施,予以调节; (5) 在定额成本基础上,调整定额成本差异,计算产品实际成本; (6) 定期组织成本分析,对各责任单位的成本管理工作进行考核与评价。早期的成本会计,源于19世纪末的英国。最初,只是在产品销售实现后,采用盘存的方法,倒挤出销售成本,以满足确认损益的要求。1880—1920年间,产生了以“分批法” (定单法) 和“分步法”为主要内容的成本会计制度。近代成本会计以“标准成本制度”的提出为标志。1920年,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首届年会充分肯定了标准成本制度对成本过程控制的作用,从而将成本管理由事后核算推进到了事中控制的阶段。194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工程师麦尔斯 (Miles)首创的价值工程方法,揭开了现代成本会计的序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管理科学的进步,现代成本会计成功地吸取了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逐步形成以成本事前控制为重心的管理体系,强化了成本会计的管理职能,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由此得到迅速的发展。

☚ 个别成本   成本管理 ☛

成本会计

cost accounting


成本会计

cost accounti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