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价格与利润、 利润率
任何商品经营者从事商品经营活动,都要垫支资本,取得利润。商品经营中的成本大小同商品经营者取得的利润多少有密切关系。
成本价格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一个术语。它是指由商品生产中实际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所构成的价格。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商品的价值包括不变资本价值 (c)、可变资本价值 (v) 和剩余价值 (m) 三部分。用公式表示为: W=c+v+m。假如生产某种商品需要耗费600元的资本,其中劳动资料的耗费为40元,原材料为460元,工人工资100元; 在剩余价值率100%的情况下,产品的价值就等于500c + 100v + 100m =700元。如果从产品价值中减去剩余价值100元,就剩下600元的价值,即c和v这两部分,它们代表着资本家在商品生产上所耗费的资本,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
由于商品的成本价格是按照资本的耗费来计算的,而商品的实际耗费是按劳动的耗费 (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来计算的。所以,“商品使资本家耗费的东西和商品的生产本身所耗费的东西,无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0页)资本家耗费的是商品的成本价格,商品生产本身所耗费的是商品的价值,成本价格小于商品的价值,其差额就是剩余价值。在资本家的观念中,剩余价值的获得不需要资本家耗费任何费用,因而不包括在商品的成本价格之中。
成本价格对资本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是资本家经营企业赚钱或亏本的一个标志。商品出售的最低界限是由商品的成本价格规定的。如果商品高于成本价格出售,资本家就可以获得利润,其经营就有利可图。如果商品低于成本价格出售,资本家在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就不能全部得到补偿,就会亏本。所以,成本价格是商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商品的成本价格还决定着资本家竞争能力的大小,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商品的成本价格越低,竞争能力就越大。要降低商品的成本价格,就必须采用先进技术,改善劳动组织,节约不变资本的耗费,压低工人的工资。所以,资本家为了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总是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成本价格,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利润是指商品销售价格超过预付资本的余额。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当商品生产中的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成为成本价格后,剩余价值不仅表现为成本价格以上的增加额,而且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从而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于是,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马克思说: “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个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4页)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商品价值就等于成本价格加利润了。如果用K代表成本价格,用P代表利润,商品价值用公式表示就变为W=K+P。
在资本家看来,他在生产商品时,不仅预付了购买劳动力的资本,而且预付了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全部预付资本都被用来生产商品,因而全部预付资本都应得到报酬。剩余价值部分不仅表现为成本价格的增加额,而且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所以,正是资本家的这种观念,使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资本主义利润包括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随着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借贷资本对职能资本起着融通资金的作用,于是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又会分割为企业主收入和利息。
利润率是利润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如果用P′代表利润率,则利润率的公式可表示为: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是同一价值量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的不同比率。剩余价值率表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则表示预付总资本价值的增值程度,即赚钱程度,表示资本家从全部投资中可以得到多大的增加额。
在任何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利润率都是衡量一个企业经济效益好坏的重要指标。因此各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千方百计提高利润率。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家唯一关心的,就是利润率的高低,总是希望用一定量的预付资本,追求尽可能大的利润。在资本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利润的多少取决于利润率的高低。因而资本家总是力图追求最高的利润率。
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第一是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提高了,利润率也就会提高; 剩余价值率下降,利润率也就下降。一切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如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等,都能相应提高利润率。第二是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低,同量资本所使用的劳动力就多,生产的剩余价值就多,利润量就大,从而利润率就高; 反之,资本有机构成高,同量资本使用的劳动力就少,生产的剩余价值就少,利润量就少,从而利润率就低。第三是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利润率总是以一定的时间,一般是以一年为单位来计算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周转速度快,可变资本周转的次数就多,同量资本在一年中所带来的剩余价值量就多,年利润率也就高。反之,资本周转速度慢,可变资本周转的次数就少,同量资本在一年中带来的剩余价值量就少,年利润率就低。一切加快资本周转速度的措施都有利于利润率的提高。第四是不变资本的节省状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节省了不变资本,一方面减少了预付总资本的数量,这样,以同量的剩余价值与较少的预付资本相比,必然会提高利润率; 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产品成本,增加利润量,从而提高利润率。
资本家对高额利润的追逐,就促使资本在各种资本有机构成不等,周转速度不同,从而利润率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结果使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普遍提高,使利润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同时也有一些因素阻碍和抵销利润率下降,比如剥削程度的增加,不变资本价值的下降,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等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利润率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