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绿衣使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绿衣使者lǜyī shǐzhě

原指报信人,源于唐代。
据《开元天宝遗事·鹦鹉告事》记载: 唐代,长安城中有个富翁名叫杨崇义,整天在外游山玩水。一天,他忽然被人谋杀,尸体被扔在后院井里。杨崇义死后,其妻刘氏又嚎又跳,跑到县衙去报案,要求惩治凶手。县官立即带领衙吏前去察看,结果什么线索也没有发现。正当他们无计可施时,忽听杨家养的鹦鹉大声叫道:“李弇杀人!李弇杀人!”县官一听,马上命人将杨家的邻居李弇抓来审问,终于真相大白。原来,杨崇义是被其妻刘氏与奸夫李弇合谋杀害的。此案报到唐玄宗那里,特命县官将这只鹦鹉送到宫中,并封它为“绿衣使者”。后来人们就把报信人称为“绿衣使者”。
现在,我国邮递员又是穿绿色制服,因此,人们也常常把邮递员称为“绿衣使者”。

绿衣使者

指鹦鹉。《艺文类聚》引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上《鹦鹉告事》:“长安民杨崇义妻刘氏与邻李弇私通,同谋害崇义。刘氏反诉于官,架上鹦鹉曰:‘杀主者李弇也。’明皇封为绿衣使者。”

绿衣使者lǜyī shǐzhě

见“绿色天使”。

绿衣使者lǜyīshǐzhě

即“绿色天使”。
 ◇ 绿衣使者群英聚会,全国优秀投递员表彰会今日举行。(北京晚报.1982.5.31)
 ◇ 绿衣使者唱风流——读刘作师诗词集《绿色诗韵》(人民日报.1998.8.22)

绿衣使者lǜyīshǐzhě

即“绿色天使”。

绿衣使者

原指唐玄宗给一鹦鹉加的封号。后世诗文中常代指鹦鹉。唐玄宗时,长安大富豪杨崇义的妻子刘氏与邻居家的儿子李弇私通。有一天,刘氏和李弇趁杨崇义喝醉了酒将其杀害投入枯井中。官府拷打审问了几百个与本案有关的人仍然毫无结果。县官再次到杨家调查取证时,杨家的鹦鹉开口说出了实情:“凶手是刘氏和李弇。”官府依法将二人处死。唐玄宗听说这件事后惊诧不已,便把这只鹦鹉封为“绿衣使者”。(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鹦鹉告事》)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爬行部 > 龜 > 緑毛龜 > 绿衣使者
绿衣使者  lǜyīshízhě

即緑毛龜。

绿衣使者

绿衣使者

中国邮电职工。汉代中国邮政是以红色为主要标志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在海关试办邮政,但一开始就受到英国的干预。1905年,法国人接替英国人管理邮政,便把过去沿用的红色改为黄、绿两色,以绿色为主要色调,黄色作点缀。后来,此专用颜色就以此沿用下来。新中国成立后,在第一次全国邮政会议上确认,中国邮政专用颜色为绿色,并且认为绿色象征和平、青春、茂盛和繁荣。邮电职工身穿绿色制服,为千家万户送去平安和友爱。故中国邮电职工被人们称为“绿衣使者”。

☚ 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   黄衣使者 ☛

鹦鹉【同义】总目录


鹦鹉鹦哥莺哥乾皋绿衣使者辩哥木戾
绿衣使者

绿衣使者

鹦鹉的别名。唐代长安豪民杨崇义被妻刘氏和邻人李弇谋杀,县官至杨家勘察,架上鹦鹉忽作人言,说杀害家主的是刘氏和李弇,案情于是大白。唐玄宗因封鹦鹉为“绿衣使者”,交付后宫喂养,张说并为之作《绿衣使者传》。

☚ 乾皋   鹦哥 ☛

绿毛龟【同义】总目录
绿毛龟绿衣使者
绿衣使者

绿衣使者

绿毛龟的别名。《渊鉴类函·鳞介四·龟》:“绿毛龟出蕲州,大如五铢钱,毛中有金线,脊背三棱,底甲如象牙色,俗名绿衣使者。”

☚ 缁衣丈夫   神龟 ☛
绿衣使者

对邮差、邮递员的尊称。也称“绿衣人”。

字数:23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信使   电话工程师 ☛
绿衣使者

绿衣使者

鹦鹉的别称。后常指邮递员。

☚ 两脚书橱   南郭处士 ☛
信使

信使

鸿羽 鸿使 鱼鸿 星邮 邮差 邮子 鸟使 音使 青凤 青禽 高鸟 青鸟 青雀 青鸾(青鸾翼) 鱼雁 黄犬 信差 雁信 通信员 梅花使 致书邮 投递员邮递员 河鱼天雁 绿衣使者
传信的人:瑶池女使
传递公文、书信的人:驿使
乘马送信、传递公文的人:驿骑
不可信托的寄信人:洪乔
(送信或传递消息的人:信使)

另见:使者 书信 文书 传递

☚ 驾驶员   教师 ☛

观赏鸟

观赏鸟

眉画型的小鸟:鹪(鹪鹌) 巧雀 巧妇(巧妇鸟) 巧女 蔑雀 袜雀 桃雀 桃虫 桑串 蔑爵 蒙鸠 工爵 工雀 女匠 宁鳺 布母 桑飞 鸱鸮 黄脰雀
黄鹂:鹂(鹂黄) 莺(莺鸟;莺儿;莺翁;莺鹂;黄莺;柳莺;流莺;夜~;春~) 皇 黄公 黄鸟 黄袍 黄离(黄离留) 离黄 黧黄黎黄 鵹黄 丽黄 楚雀 栗留(黄栗留) 云鸧 鸧鹒 仓庚抟黍 树串 长股 鷅鹠 黄伯劳水鸦儿 金衣公子
小莺:莺雏 莺儿
鹦鹉:鹦(鹦歌;鹦哥;鹦母) 辩哥 翠哥 莺哥 陇客 陇禽 陇鸟 干皋 干睪 婴武 婴母 臊陀 慧鸟 聪明鸟 能言鸟 南越鸟 绿衣使者
白鹦鹉:雪女 雪衣(雪衣女;雪衣娘)
八哥鸟:鹆(鸲鹆;鸜鹆) 寒皋 八哥
孔雀:孔(孔鸟;孔爵) 越鸟 越禽 金尾 南客 鸾凤友
鸳鸯:鸳(鸳鸟;文鸳) 鸯 匹鸟 疋鸟 并禽 黄鸭 韩凭 韩冯 韩朋 节木鸟 河曲鸟

☚ 野鸡   传说中的鸟 ☛
绿衣使者

绿衣使者

邮递员穿绿色工作服,故用此尊称。或作“信使”。

☚ 经纪人   综合 ☛

绿衣使者 lǜ yī shǐ zhě

《本草纲目》介部第45卷绿毛龟(1)。药名。绿毛龟的别名,参见“绿毛龟”条。

绿衣使者lǜ yī shǐ zhě

原指鹦鹉。现代指邮递员。mailman, mail carrier, postman

绿衣使者lǜ yī shǐ zhě

鹦鹉的别称。近代又称邮递员。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鹦鹉告事》:“长安城中有豪民扬崇义者妻刘氏,有国色,与邻舍儿李弇私通,情甚于夫,遂有欲害崇义。忽一日醉归寝于室中,刘氏与李弇同谋而害之,埋于枯井中。其中仆妾辈并无所觉,惟有鹦鹉一只在堂前架上。洎杀崇义之后,其妻却令僮仆四出寻觅其夫,遂经府陈词言其夫不归,窃恐为人所害。府县官吏,日夜捕贼,涉疑之人,及童仆辈,经拷捶者百数人,莫究其弊。后来县官等再诣崇义家检校,其架上鹦鹉曰: ‘杀家主者刘氏、李弇也。’……(明皇)封鹦鹉为绿衣使者。”

绿衣使者

唐玄宗开元年间,长安城里有个著名的富豪杨崇义,养了一只红嘴绿羽的鹦鹉。这只鹦鹉生性聪明,能学人说话,因此很讨杨崇义喜欢。
杨崇义腰缠万贯,交游也很广,常常与三五知己到郊外曲江池畔饮酒赏景,甚至十天半月不回家。
有一次,杨崇义外出了近一个月还未回家,妻子刘氏派仆人四处寻找,就是不见踪迹,于是向治理长安东部的万年县报案。
万年县令接到状纸后,立即派大批衙役四处查访,结果一无所获。由于杨崇义是著名的富豪,万年县令不敢怠慢,亲自来到杨家作实地勘查。
县令来到杨府,见刘氏年轻美貌,虽然身穿素服,眼中流露出悲痛的神色,但脸上却薄施脂粉,散发浓香,不由心中泛起了疑云。他劝慰了刘氏几句,就请她回屋休息,自己带几个从人,在杨家老仆杨安的带领下,沿着一条长廊,朝后花园走去。
刚走到长廊的西头一间堂屋前,突然传来一阵高叫:“杀死主人的是刘氏和李弇!”
县令一惊,忙四处查看,不见人影。这时,杨安用手一指说:“老爷,是我家鹦鹉在说话!”
县令问杨安:“李弇是谁,和你家主人有何关系?”
“是邻家的一个后生,与家主没什么交往。”
“你家后花园有没有便门?”县令又问。
“紧靠杨家有扇便门,钥匙由主母保管。”
县令一听,明白了大半,立即下令逮捕李弇和刘氏。经过审讯,真相大白。
原来,李弇是个花花公子,他常趁杨崇义外出的时候,潜入杨家,与刘氏勾搭成奸;得手后,又怂恿刘氏合谋杀死杨崇义。
一天,杨崇义喝得烂醉回到家中,被守候多时的李弇活活勒死。等到夜深人静,刘氏和李弇把尸体埋到后花园的枯井中,不料正好被鹦鹉看到,于是案情败露。
鹦鹉破案的奇闻轰动了长安城。玄宗命人把鹦鹉接进宫中,封它为“绿衣使者”。
后来,人们就用“绿衣使者”这个成语来代称鹦鹉,近代则称邮递员为“绿衣使者”。

绿衣使者lǜ yī shǐ zhě

❶ 原指鹦鹉。唐·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鹦鹉告事》载,杨崇义妻刘氏有国色,与邻居李弇(yǎn)私通而同谋加害其夫,埋尸于枯井之中,县官查案至杨家,架上鹦鹉忽发声说:“杀家主者刘氏、李弇也。”案情遂大白。唐明皇闻之,封此鹦鹉为绿衣使者。
❷ 近代指称邮递员。

绿衣使者lǜyī-shǐzhě

〔偏正〕 ❶指鹦鹉。据唐·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鹦鹉告事》载,唐时,长安城中豪民杨崇义之妻刘氏,与邻居李弇私通,谋杀亲夫,埋尸枯井中,并报案于官,谎称丈夫失踪,恐为人所害。县官至杨家察看,杨家堂前鹦鹉忽作人言,谓杀主人的是刘氏、李弇。案情由此大白。唐玄宗闻说此事,遂封鹦鹉为“绿衣使者”。
❷近现代称邮递员。
△ 褒义。多指邮递员。

绿衣使者lǜ yī shǐ zhě

原指鹦鹉。后指邮递员为“绿衣使者”。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