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宫颈非典型增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宫颈非典型增生

宫颈非典型增生

子宫颈上皮由单纯性增生发展到上皮分化迟缓,上皮细胞显示异型性的非癌增生,称为宫颈非典型增生或宫颈间变。现已公认它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
非典型增生是指细胞转变为胎生期不成熟的幼稚细胞,具有退行发育的含义,提示细胞处于向不成熟方面过渡的中间变化阶段,它具有癌的性格。宫颈非典型增生有三种转归:转化为癌;暂时保持不变; 恢复正常。非典型增生发展的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近年研究证明,正常宫颈上皮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增加60~90%,同时出现大量畸形染色体时,便发生了癌变。如能在非典型增生阶段采取措施,阻止它向癌发展,并促使它向正常方向转化,则宫颈癌的发生是可以控制的。
非典型增生的组织学特征是上皮细胞获得异型性及保持一定程度的正常分化能力,表现为细胞形态幼稚,核异型、浓染、大小不一,核与胞浆比例失常,有时出现巨核或多核,并有核分裂象。细胞排列拥挤,不整齐,失去极性。部分细胞保持分化能力,显示正常上皮分层结构,基底膜完整。按细胞的异型程度和累及范围大小,宫颈非典型增生分为轻、中、重度即Ⅰ、Ⅱ、Ⅲ级。
❶轻度非典型增生(Ⅰ级) (图1) 细胞异常增生停留在上皮的下1/3,细胞异型性轻度分化迟缓,结构异型具有近乎良性性格的上皮病变。
❷中度非典型增生(Ⅱ级)(图2)细胞异常增生达上皮的2/3左右,分化的倾向明显降低,细胞异型性较显著,核分裂增加,显示较为明显的恶性性格。
❸重度非典型增生(Ⅲ级)(图3)上皮的正常分化极度降低,细胞异型性明显,很接近分化型原位癌,但仍残留极少量的上皮正常分化,细胞的异型性不及原位癌明显,极性也未完全消失,并缺乏异常核分裂。

图1 宫颈轻度非典型增生

图2 宫颈中度非典型增生

图3 宫颈重度非典型增生


宫颈非典型增生的癌变比例,随其分级的不同而异。重度宫颈非典型增生与原位癌,实质上是同质而异量的病变。Nelson (1975年) 将宫颈非典型增生和鳞状上皮原位癌命名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CIN),这不但肯定了宫颈非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而且对研究宫颈癌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以及在防治工作中都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个观点现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
轻度宫颈非典型增生多数是可逆的,它可以自然消失或经维生素A、C口服,或理疗如电凝、激光等,或中医中药清热解毒剂等的适当治疗,有可能使其逐渐恢复正常。但必须严密随访复查,警惕有极少数患者可与宫颈原位癌或极早期宫颈癌并存,以及经长期随访复查发现有少数患者可发展为宫颈癌。在个别情况,如诊断不明确或疑有癌并存者,也可行宫颈锥形切除术。中度或重度宫颈非典型增生时,可根据病情应用激光或全子宫切除术,年轻患者应保留正常卵巢。经病理检验证实合并宫颈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者,应按宫颈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处理。
宫颈锥形切除术在诊断方面,主要用于阴道涂片细胞学检查多次异常,而活检无异常发现需作进一步诊断者,或宫颈活检为非典型增生或原位癌,而多点活检尚不能确定有无浸润癌时,亦需作锥形切除,切下的标本需作连续的病理切片检查; 宫颈锥形切除术在治疗方面也可用于久治不愈的重度慢性宫颈炎。可不用麻醉或在局麻下手术,手术时,先在宫颈上涂碘液,在不着色区外缘绕宫颈口用普通刀或电刀(后者主要用于治疗),作一圆形切口,然后将刀斜向宫颈,将圆切口内组织成锥形切下,纱布压迫止血。切除前,为标记切下组织,便于了解病变发生部位,在宫颈12点处先缝上一根丝线。为减少术中出血,可在宫颈两侧用丝线作8字缝一针,以暂时结扎宫颈血管。锥形切除后如创面出血较活跃,可在宫口两侧各以肠线将前后唇创面互相缝合,暂时止血,48小时后再拆除缝线。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再决定以后的处理。
☚ 阴道恶性肿瘤   宫颈良性肿瘤 ☛
0001138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