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经济建设的几个方针性问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经济建设的几个方针性问题 《经济建设的几个方针性问题》这是周恩来1956年11月10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做的关于1957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报告节录。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党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此,周恩来在报告中提出了经济建设的几个方针性问题。(1)要工业,又要人民。发展重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为人民谋长远利益。为了保卫人民的福利和社会主义成果,必须依靠人民。如果不关心人民的当前利益,要求人民过分地束紧裤带,他们的生活不能改善甚至还要降低水平,他们要购买的物品不能供应,那么,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就不能很好地发挥,资金也不能积累,即使重工业发展起来也还得停下来。要节制人口。(2)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毛泽东提出的十大关系。但这十大关系问题并不是一提出来就能解决得了的,具体的解决还需要今后在实践中、在采取具体措施中、在反对错误的倾向中不断努力。(3)八大规定的建设方针是“为了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我们必须在三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点的时间内,建成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像我们这样的大国,必须建立自己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不然一旦风吹草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支援我们完全解决问题。但是,应该指出,基本上完整并不是说一切都完全自给。关于八大建议的数字及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凡是不合实际的都可以修改,这样就把我们的思想解脱了,不然自己圈住了自己。(4)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估计。周恩来指出,整个看来,第一个五年计划大体上是正确的,成绩很大。但是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第一个五年计划需要作些修改。由于我们缺乏经验和知识,计划制定得不很准确,犯了一些错误。希望在全会分组讨论的时候,大家能揭发出更多的错误缺点,以利明年度的计划和今后的建设工作。本文体现了周恩来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其灵活的工作方法,其经济建设方针,对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建设仍有指导作用。全文约5 700字,载《周恩来选集》下卷。 ☚ 搞经济工作要看到问题的本质 解决猪肉和其他副食品供应紧张的办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