糰读音t·uan(ˊ),为u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徒官切,平,桓韵。 ❶“团”的繁体字。饭团;特指用面粉或米制成的球形食品。 上一条: 團 下一条: 专 团團、糰{}二1964①名钱。吴语。江苏常州〖 〗、宜兴。②名轮胎。晋语。山西岚县〖 〗。③名疙瘩;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闽语。福建厦门〖 〗。④动呆在;待在。江淮官话。江苏东台〖 〗。你光~呃家内就想寻到钱呃吗?⑤动聚集;团聚;簇聚。⑴江淮官话。安徽安庆〖tߵon34〗。把芝蔴~在一块儿。⑵西南官话。贵州大方〖 〗。筛糙米把谷売~在一起。四川成都〖tߵuan21〗。他还经常把班上的战友~在一堆,给大家读报纸。李劼人《大波》二:「决定在五路同志军之外,把所有投军的学生~在一起,另自成立一支学生军。」贵州大方〖 〗。一家人~不拢来过一个年。⑶吴语。江苏启东吕四〖 〗。拿东西~~拢。⑥动裹紧。吴语。江苏启东吕四〖 〗。拿裤腰~~好(中式裤腰大,所以要裹紧)。⑦动讲;讲话。西南官话。贵州大方〖 〗。他们几个~得闹热得很。⑧动奉承。西南官话。贵州大方〖 〗。他把他们的书记~得眉开眼笑。⑨动安抚;劝说;哄骗(使之解开心事,接受意见,听从支配)。⑴冀鲁官话。天津〖tߵuan45〗。你得~着她,老这么硬打硬闹的哪行!‖他别管怎么~你,你也不能再让一步。⑵西南官话。贵州大方〖 〗。他连树上的雀子都~得下来‖你去把他~来,和我们一路进城去。云南昭通。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人》:「昭人谓以曲言蜜语导人之密,或以慰藉人之言曰~,如『~她快乐』,『~他的心事』等。」⑩形圆。⑴东北官话。东北〖 〗。~形的扇子‖~脸。⑵中原官话。江苏徐州、邳县。⑶江淮官话。江苏淮阴、连云港。安徽合肥〖 〗。⑷西南官话。湖北武汉〖tߵan213〗。脸是~的‖~筲箕。四川成都〖tߵuan21〗。他的脸是~的,像个盘子。云南腾冲〖 〗。她是个小~脸‖你瞧这个圈圈画得~不~?⑪量口,滩。⑴晋语。山西岚县〖 〗。一~唾沫。⑵赣语。江西莲花〖 〗。一~滩水。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飯食部 > 餅糰 > 糰 糰 tuán 亦稱“團子”、“糰子”、“團欒”。粉餌。用米粉或麵粉製成之球形食物。唐·白居易《寒食日過棗糰店》詩:“寒食棗糰店,春低楊柳枝。”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録·立冬》:“冬月雖有大風雪陰雨,亦有夜市,𠝝子、薑豉……團子、鹽豉湯之類。”宋·范成大《上元紀吳中節物》詩:“撚粉團欒意、熬稃膈膊聲。”自注:“團欒,糰子。” 糰tuánBC61 “团(汤团)”的繁体。 糰tuánT121 繁体字“團(团)”的异体。只用于球状食物:菜~子/饭~子/青稞~子。 糰团,《説文》所無tuán[米(意符) + 糰(團本字,聲意符)→ 團(用米粉製成的球形食品〈湯糰〉。)] [唐] 白居易 《寒食日過棗糰店》:“寒食棗糰店,春低楊柳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