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
【名称出处】:《纲目拾遗》 【概况】: 异名 楂油(《农政全书》),梣树子油(《纲目拾遗》)。 基源 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油茶的种子油。 原植物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Thea oleifera(Lour.)Rehb.〕 余项参见“油茶”条。 。【化学】: 茶油含油酸、硬脂酸的甘油酯。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73 【药性】: 性味 甘,凉。 ❶ 《农政全书》:“寒。” ❷ 《纲目拾遗》:“甘,凉。” ❸ 《福建中草药》:“甘,平。” 功效 清热化湿,杀虫解毒。 主治 痧气腹痛,急性蛔虫阻塞性肠梗阻,疥癣,汤火伤。 ❶ 《农政全书》:“疗疮疖,退湿热。” ❷ 《纲目拾遗》:“润肠清胃,杀虫解毒。” ❸ 《随息居饮食谱》:“润燥,清热,息风,利头目。” 用法用量 内服:冷开水送服,30~60g。 外用:涂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福建中草药》:“治绞肠痧:茶油60g,开水送服。” ❷ 《岭南草药志》:“治小儿脸部生癣:茶油敷涂,日数次。” ❸ 《岭南草药志》:“治汤火伤:茶油调百草霜,蛋清外搽。” ❹ 新医药资料 1970;(1):“治急性肠梗阻:茶油150~200ml,1次口服。肠梗阻者一般都有呕吐症状,如茶油服后立即吐出者,必须坚持再服,或服后立即予以盐姜2片,有一定止呕作用。 对于不能坚持口服及年龄较小的儿童,可用胃管缓缓注入之。” 。【医药家论述】: ❶ 赵学敏《纲目拾遗》:“茶油,煎熬不熟,食之令人泻。” ❷ 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茶油,烹调肴馔,日用即宜,蒸熟用之,泽发生光。诸油惟此最为轻清,故诸病不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