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第四次反“围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第四次反“围剿” 1932年6月,蒋介石调集六十三万兵力,在武汉成立“剿匪”总部,自任总司令,部署对各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大规模“围剿”。对中央根据地的“围剿”是在1933年初,以顾祝同为总司令,陈诚为前敌总指挥。1月底,敌主力中路军十二个师十六万人采取“分进合击”的方针,分三路纵队进犯。红一方面军在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的指挥下,集中优势兵力,采用大兵团伏击战术,并将敌第二、第三纵队引向黎川方向,主力移至广昌以西待机歼敌。2月27日敌第一纵队第五十二、第五十九师进至黄陂,红军突然发起猛攻,经两天激战,歼敌大部,俘敌师长李明、陈时骥。3月21日,红军又向草台冈敌第十一师发起突然攻击,激战一天,歼敌大部。旋又歼东陂敌第九师一部。此役,共歼敌近三个师,俘敌万余名,基本上打破了第四次“围剿”。 第四次反“围剿” 第四次反“围剿”Disici fanweijiao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南部粉碎国民党军第四次 “围剿”的战役。 ☚ 塘沽协定 第五次反“围剿” ☛ 第四次反“围剿” 第四次反“围剿”Disici fan weijiao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在江西南部粉碎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的战役。1933年2月,蒋介石调集50万兵力分左、中、右3路对中央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红一方面军在周恩来、朱德指挥下,抵制了中央一再要求强攻南丰、南城的错误命令,适时地将主力转移到黄陂、东陂一带。灵活运用前几次反“围剿”中的经验,采用大兵团伏击战术,集中优势兵力,于3月底在黄陂、草台岗战役中先后歼敌近3个师,俘敌万余人,缴枪万余支,俘敌师长2人,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此后,中央苏区与闽浙赣苏区连成一片,红军迅速扩大到8万多人。 ☚ 南京珍珠桥惨案 中央军 ☛ 第四次反“围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的革命战争。1932年底,蒋介石调集45万兵力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1933年2月至3月,红军一方面军在周恩来、朱德指挥下,采用大兵团伏击战术,歼敌3个师,粉碎了敌人的第四次围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