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笛Dí

现行罕见姓氏。今福建之邵武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词典》 引 《姓苑》收载。其注云: “以乐器为姓氏。”

笛dí

管樂器。古時稱竹製直吹的洞簫爲“篴”(笛)。馬融《長笛賦》:“唯笛因其天姿,不變其材。”

古代吹奏乐器。又作篴。俗称笛子、横笛。古称横吹。笛出现于春秋末期。周代用于雅乐。西汉以后逐渐流行于全国各地,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简里就有“篴”的字样。笛已成为民间非常流行的乐器。盛唐时期,笛子风行,吹笛高手辈出。历代文人咏笛的诗句很多。魏文帝曹丕诗曰:“悲筝激新声,长笛吐清气。”魏晋间文学家刘伶《北芒客舍诗》:“长笛响中夕,闻此消胸襟。”北朝诗人庾信《寄徐陵》:“莫待山阳路,空闻吹笛悲。”笛在几千年的流传过程中形制变化不大。多为自然长成的竹管制成。上开一吹孔和一膜孔,六个按音孔。尾部通常有二至四个出音孔。笛主要分曲笛和梆笛。曲笛用于昆腔等戏曲伴奏或合奏。它音色浑厚,丰润平和。梆笛用于伴奏梆子类戏曲。音色清脆,高亢粗犷。笛的灵敏度很高,音色明亮柔美,表现力丰富,常处于领奏地位,演奏主旋律。可用于独奏、合奏和伴奏。

☚ 篪   箫 ☛

读音d·i(ˊ),为i韵目,属i—er韵部。徒历切,入,锡韵。
❶最常见的竹制的乐器,横吹,有八孔。

上一条: 下一条:

〔di〕
笛子 〔di·zi〕 jix zit.

{}5517箫。闽语。福建福州〖〗。哨儿。吴语。浙江金华。话;言语(用于贬义)。粤语。广东广州〖〗。佢成日车大砲,大家唔听佢~他整天说大话,大家不听的‖你唔以身作则,人哋就唔听你~你不以身作则,人家就不听你的‖我怕佢唔听我~我怕他不听我的话。

笛dí

❶笛子
 △ 竹~|~膜。
❷响声尖锐的发音器
 △ 汽~。

❶我国管乐器名。竹制,单管横吹:~子︱~音︱~膜︱横~︱短~︱长~。
❷响声尖厉的发音器:警~︱汽~。

笛dí

❶ 横吹的管乐器:长笛│竹笛│横笛。
❷ 响声尖锐的发音器:警笛│汽笛│鸣笛。

笛di

笛膜 笛声 笛音 笛子 梆笛 鼻笛 长笛 吹笛 侗笛 短笛 风笛 横笛 警笛 鸣笛 牧笛 汽笛 羌笛 曲笛 竹笛

笛dí

笛子;笛音:(柳湘莲)酷好耍枪舞剑,赌博吃酒,以至眠花卧柳,吹~弹筝,无所不为。(四七·1089)不一时,只听得箫管悠扬,笙~并发。(四一·939)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吹樂器部 > 篪笛 > 笛
笛  dí

亦作“篴”、“”,爲其古體字。吹管樂器。起源久遠,約八千年前之裴李崗文化新石器時代遺址——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近年曾發掘出十數支骨笛,係鶴骨作料,多七音孔,當爲古管樂器之祖制。漢初,古笛早失傳,先秦舊制已難詳考。漢代文獻載有三孔(羌笛)、五孔(雅笛)與七孔(筩或籥)等多種類型之“笛”。多半從起源西羌說,則當爲張騫通西域後,由新疆、中亞細亞一帶傳入。初始直吹,似現今之簫。後世七孔(吹孔一,按音孔六)横吹者,或源于古之“横吹”。謂七孔,實另有膜孔一,蒙蘆膜或竹膜,尾部亦有二至四出音孔。隋代以後,有大横吹與小横吹之别。笛身多竹製,有少數爲金屬、玉或其他材料所製。《周禮·春官·笙師》:“掌教龡竽、笙、塤、籥、簫、箎、、管、舂牘、應、雅,以教祴樂。”孫詒讓正義:“大抵漢魏六朝所謂笛,皆豎笛也。宋元以後謂豎笛爲簫,謂横笛爲笛,而笛之名實淆矣。”《說文·竹部》:“笛,七孔筩也。羌笛三孔。”鈕樹玉校録:“《初學記》引作‘七孔龠也。’龠當不誤。”(按,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十九亦引作‘七孔籥也’。)王筠句讀:“張爾岐《蒿菴閒話》曰:‘洞簫,即今人所吹單打簫,古人正名爲笛。今所謂笛,則横吹耳。’”《事物紀原》卷二:“笛。馬融《長笛賦》曰:此器起於近代,本出羌中。《風俗通》曰:漢武時丘仲所造,長尺四寸,七孔。京房曰丘仲工其其事,不言所造。《廣雅》曰:籥謂之笛,有七孔。而《周官》笙師教龡篴,《藝文類聚》有宋玉《笛賦》,則笛前於丘仲遠矣……《筆談》曰:有雅笛,有羌笛。其形制所始,舊說皆不同。後漢馬融所賦長笛,空洞無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出其背,正似今尺八。李善爲之注云:‘七孔,長一尺四寸。’此乃今横笛耳。鼓吹部謂之横吹,非融所賦者。融《賦》云:‘易京君明識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後出,所謂商聲五音畢。’沈約《宋書》 亦云:‘京房備其五音。’《周禮·笙師》注:‘杜子春云: 篴乃今時所吹五空竹篴。’以融、約所謂論之,則古篴不應有五孔,子春之說,亦未爲然也。”元·張昱《贈寓客還瓜州》:“月色夜留江叟,花枝春覆寺樓箏。”明·朱載堉《律吕精義》:“篴與笛音義並同,古文作篴,今文作笛,其名雖謂之笛,實與横吹不同,當從古作篴以别之。”按,近年於湖南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之竹簡,其“遣册”(殉葬物清單)中列有“篴”,而同時出土之物有六孔單管樂器二,係横吹者。或可推知“篴”於秦漢前亦曾爲横吹與豎吹單管樂器之統稱。

笛【同义】总目录


笛玉笛脆管龙管促管凤笛九漏

笛dí

一种竹制管乐器。也指笛声。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白居易《琵琶行》:“岂无山歌与村~,呕哑嘲哳难为听。”

*di

B5D1
❶管乐器名。一般用竹管做成,上有多孔,用口吹奏:竹~/~子。
❷能发出尖锐声响的发音器:警~/汽~。

管乐器

管乐器

管(管乐;风管;箫管;笙管;铜~;金~;黑~) 簜 玉律 笙箫 细乐
美称管乐器:凤管 玉吹
以银作字表示音调高低的管乐器:银管
以管发声的乐器及其所奏的音乐:管乐
管乐与歌喉:竹肉
管乐器与弦乐器:管弦 桐竹 琴竽 丝竹 丝簧 弦吹 弦笛 弦管 弦筦 筦弦 弦丝
古管乐器:簌 箎 笳(胡笳;边~;悲~) 龠 籥 埙 壎 箛 竽 琯 竖篴 筚篥 悲栗 尺八 比竹 昭华 云箫 羌笛 陇笛 觱篥
胡笳的美称:金笳
竹管乐器:竹 簧 贞筠
雕花的竹管:镂管
簧管乐器:唢呐 锁呐 锁哪 金口角
我国苗、侗等族的一种簧管乐器:芦笙(葫芦笙)
箫和笛一类管乐器:横笛短箫
用竹或铁制的横吹管乐器:笛(笛子;笛牀;横笛;竹笛;银笛;龙笛;短~;牧~;羌~;渔~;朔~;梆~;清~;雅~) 玉骨 横玉 横管 横吹 龙篴 龙管 象管 促管 脆管 九漏 竹牀 茵于 轻圆 霜竹 孤竹 嶰竹 横竹 龙钟管
笛的美称:龙管 龙筦 凤笛 玉笛 玉龙 琼管
鼓吹中的横笛:铙管
铁制的笛管:铁笛 铁管管乐器中发音的薄片;簧
其他吹奏乐器:号(号角;筒~;军~;马~;步~;洋~;铜~;小~)角(铜~;画~;鼓~) 喇叭
号角的美称:金角
军中所用的号角:军号 军角 警角
边塞地区戍卒吹的号角:霜角
装饰华美的管乐器:玉箫金管
装饰精美的管弦乐器:金丝玉管 银筝玉柱 钿筝瑶管 锦瑟瑶笙 朱弦翠管 琼箫瑶瑟
有云状纹饰的管乐器:云管 云篪
别离时所吹奏的管乐器:离管

☚ 管乐器   笙 ☛

笛dí

徒历切,入锡。管乐器名,又名“横吹”。胡宿《水馆》:“夜凉三弄~,同在钓鱼船。”

吹奏乐器。指横吹之笛。湖北随州出土两支春秋战国时的横吹笛,六孔,一端封闭。据汉应劭《风俗通义·声音》,汉代的笛“长二尺四寸,七孔”。据《隋书·音乐志》,当时有12孔的笛。据《旧唐书·音乐志》,唐代有长笛、短笛之分。短笛长一尺八寸。长、短笛之间的,称为中管。宋陈旸《乐书》载,歌声浊者用长笛长律,歌声清者用短笛短律。长笛四尺二寸,短笛长一尺八寸。笛一般用竹制成。也有用玉制者,称玉笛。相传唐玄宗曾用玉笛为歌者伴奏。敦煌壁画有笛的图像。新疆*克孜尔石窟38、193、16窟及*库木吐拉石窟63窟壁画中均有笛的演奏图。

☚ 拍板   横笛 ☛

吹奏乐器。指横吹之笛。湖北随州出土两支春秋战国时的横吹笛,六孔,一端封闭。据汉应劭《风俗通义·声音》,汉代的笛“长二尺四寸,七孔”。据《隋书·音乐志》,当时有12孔的笛。据《旧唐书·音乐志》,唐代有长笛、短笛之分。短笛长一尺八寸。长、短笛之间的,称为中管。宋陈旸《乐书》载,歌声浊者用长笛长律,歌声清者用短笛短律。长笛四尺二寸,短笛长一尺八寸。笛一般用竹制成。也有用玉制者,称玉笛。相传唐玄宗曾用玉笛为歌者伴奏。敦煌壁画有笛的图像。新疆*克孜尔石窟38、193、16窟及*库木吐拉石窟63窟壁画中均有笛的演奏图。

☚ 拍板   横笛 ☛

中国古代吹奏乐器。古有八音,笛为其一,属于竹类。多用竹管制成,后世亦有用铜管、铁管、玉管所制者。其形似龠而大,有四孔、五孔、六孔、七孔等不同种类,又称为“篴”。相传黄帝令伶伦定律吕,伶伦即造十二支竹笛,以定其音调之高低。其后,晋代荀勗及梁武帝皆曾制十二笛,以定律吕之高低。古笛皆竖吹,故又称为“竖笛” (现代称为“箫”者即是),多用于演奏雅乐。唐代雅笛定制长一尺八寸,俗 呼“尺八”。唐玄宗喜吹笛,天宝年间 ( 742—756),曾命歌女红桃唱《梁州曲》,自吹玉笛伴奏。又曾梦游月宫,听其仙曲,醒后吹奏玉笛,追忆其曲,名为 《紫云回》,载于官府之《乐章》。宋代之笛,长短已无定制,而以合于编钟之音为准。教坊所用之龙头笛,有八孔,鼓吹乐奏之。又有叉手笛,比雅笛小,仅九寸,大乐用之。古代又有一种横吹之笛,为区别于竖笛,时呼为 “横吹”,又称为“小吹箎”。安有吹嘴,唐代通行者已去掉吹嘴,而称带嘴者为“义嘴笛”。西凉乐、高丽乐演奏时,皆用之。宋代以后,遂习称横吹者为笛,而竖吹者为箫,以至于今。北方辽朝,又有四孔之笛,被之弦歌,当是古羌笛之遗制。元代雅乐用笛,皆七孔,横吹。明代则六孔,大驾卤簿鼓吹乐用之; 七孔笛,中和韶乐用之。清代则只用六孔之笛,上安龙头,下安龙尾,红漆金莲为饰,分为姑洗笛、仲吕笛两种, 与姑洗箫及仲吕箫合奏。

☚ 筑   竽 ☛

笛Di

中国吹奏乐器。俗称笛子,又称竹笛或膜笛。“笛”的古字为“𫂮”,但古时的𫂮系指竖吹的竹管乐器,相当于今日的箫。相传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年—前87年)张骞通西域后传入了横吹,即为今日笛的前身。但据新的考古发现,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二支横吹笛类乐器。说明笛的起源还应再往前推。现代的笛用竹制,一端闭塞,另一端打通,在靠近闭塞端开一孔为吹口孔,以下依次排列一个膜孔和六个按指孔,在尾端开有二个并排的基音孔,在膜孔上张贴用苇膜或竹膜制成的笛膜。旧式的笛子六个指孔按等距排列,故有的音的音准较差,新式笛的指孔按十二平均律的七声调式开列音孔,音准较好,利于合奏。六个指孔全按时所出的音为该笛的基音,亦称筒音。
笛子的变种繁多,常用的有传统的曲笛和梆笛、改良的新竹笛和新笛等。曲笛(又名长膜笛)因多用于昆曲的伴奏而得名,标准笛的筒音为a1音(用五线谱记谱时记低八度),音色圆润、淳厚,演奏时讲究运气和手指技巧,善于表现抑扬、委婉的情致;梆笛(又名短膜笛)因多用于北方的梆子腔的伴奏而得名,标准梆笛的筒音为d2音 (用五线谱记谱时记低八度),音色高亢、明亮,演奏时讲究舌上技巧和快速的飞指技巧,适于表现粗犷、豪放、泼辣、欢快的感情;新竹笛是改良的加键笛,便于吹奏变化音和转调,有膜孔,但也可将膜孔闭合而不用,以得到音色的变化;新笛无膜孔,上开11个指孔,加上筒音即可奏出按十二平均律排列的12个半音(其中十指各按一孔,左手食指兼按二孔)。笛子的音域为两个八度加大二度 (技巧较好的演奏者可再高三、四个音),筒音为a1的曲笛的音域为a1—b3,筒音为d2的梆笛音域为d2—e4 (筒音为其他音的笛子的音域可照此类推)。笛子的性能灵活,可演奏各种类型的旋律,是一件很好的独奏乐器,也适合于合奏及伴奏,在小型乐队中用一支笛子,梆笛、曲笛兼奏;中型乐队可配备梆笛、曲笛各一支,大型乐队一般配用一至二支梆笛,二支曲笛,有时还配备二支新笛。
笛子的演奏指法参看附录《竹笛指法表》。

☚ 中国吹奏乐器   箫 ☛

笛是吹孔气鸣乐器。多为竹制,又称竹笛、笛子。演奏时横持,又称横笛。笛的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已在乐队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民族色彩,是流传最广的民族乐器之一。
笛一般有六个音孔; 一个吹孔; 吹孔附近有一个膜孔,贴芦膜或竹膜;尾端一般有二至四个出音孔。常用的传统笛有“曲笛”(常用以伴奏昆腔类戏曲)和“梆笛”(常用以伴奏梆子类戏曲)两种,曲笛音色柔美,常用音域为a—b2; 梆笛音色清脆,常用音域为d1—d3。竹笛以不同长短的形制分为不同的调,以第三孔的音名作为其调名。如第三孔为d2,即为D调笛。竹笛的演奏方法是: 双手横持按孔,靠嘴、唇、舌控制气息而吹奏。竹笛的演奏技巧丰富,主要有: 花舌(乐谱标记为“…”)、跺音(乐谱标记为“△”)、吐音(乐谱标记为 “▲”)、历音(乐谱标记为 “~”)、循环换气以及叠音、打音、喉音、气震、气变音和滑音等。一般笛子只能吹三个调,靠指法的变化或按半孔的技巧转调,如再吹三个调以外的其他调,音不准。



古代笛谱已失传,仅限于文献记载。明清以后,大量笛曲以曲牌形式流传,主要有《朝天子》、《春日景和》、《万年欢》、《小开门》和 《八板》等百余首; 大量笛曲在民间吹打乐中得以保存,如 《步步高》、《桂枝香》、《满庭芳》、《浣溪沙》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出版了大量笛子独奏曲谱,涌现了许多笛子演奏家,有代表性的是: 冯子存的 《喜相逢》、《五梆子》,陆春龄的 《今昔》,刘管乐的《荫中鸟》,赵松庭的 《三五七》等。著名的传统曲目有 《鹧鸪飞》、《百鸟音》、《黄莺亮翅》等。
☚ 埙   管 ☛

俗称“横笛”、“笛子”。一种横吹管乐器。由古代的“横吹”管乐器发展而来。种类较多,戏曲中最常用的为竹笛。此外,还有铁笛、铜笛、玉笛、芦笛等。竹笛有1个吹孔,6个指孔,近吹孔处还有1个膜孔,可用芦膜或竹膜蒙贴,在后尾部常有2个起调音作用的定音孔和2个放音孔。笛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的重要民族乐器。有“曲笛”和“梆笛”2种。其形制大小不一,曲笛较大,音色醇厚,多用于京剧、昆腔伴奏;梆笛较小,音色清脆,比曲笛的音高4度,以小工调(D调)为基准,多用于梆子戏伴奏。吹奏一般的曲笛时,由于指法的变换,可转换7种调门,而新型特制的定调门笛,吹奏时可不用变换指法。

☚ 唢呐   笙 ☛

笛dí

❶乐器名,通常是用竹制的,有孔,横着吹。
❷响声尖锐的发音器。如:警笛,汽笛。

笛dí

❶ (竹笛) bamboo flute:吹长 ~ play the flute
❷ (响声尖锐的发音器) whistle:警 ~ alarm whistle;
汽 ~ steam whistle
◆笛卡尔 Descartes;
笛声 whistling;
笛音 sibilant rale;whistling;syrigmophonia;
笛子 flute;bamboo flute

flute

笛dí


❷横短箫

笛dí

(11画)

【提示】由,中间一横宋体与两边相接,楷体与两边相离。

*笛dí

11画 竹部 
(1) 笛子,一种竹制的管乐器,多为八孔,横吹: 横~|羌~|吹~子|~声悠扬。
(2) 响声尖锐的发音器: 警~|汽~。

笛dí

古代形声字。从竹,由声。声母舌尖音脱落,如由迪、扬荡、耀翟(又音dí例。韵母旁转如周倜(tì)例。乐器名,通常是竹制的,有八孔,横着吹。引申指响声尖锐的发音器。如:汽笛|警笛。

笛★常◎常


dí形声,从竹,由声,本义为竹制管乐器,引申为响声尖锐的发音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