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传染性鼻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传染性鼻炎 病因 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简称IC)的病原为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是一种革兰氏阳性、两极浓染的杆菌,有A、B、C三种血清型。 传播 经与病鸡直接接触而感染,也可通过与病原体污染的其他媒介间接接触感染。康复鸡可持续带菌,并通过粪便污染饲料、饮水及环境,从而导致本病的蔓延和持续感染。 易感动物 任何年龄的鸡都易感,但多感染12周龄以上的鸡。偶尔发生于雉鸡和珍珠鸡。 症状 本病发病率高,在鸡群中传播迅速。产蛋鸡表现为产蛋率显着下降。病鸡面部、肉垂肿胀,鼻流浆液性和粘液性分泌物,打喷嚏,咳嗽,眼结膜发炎,并伴有眼睑粘连。如不继发或伴发其他传染性疾病,死亡率较低。 病理变化 眶下窦肿胀扩张,积有干酪样渗出物。鼻道卡他性炎,卡他性结膜炎,面部和肉垂皮下水肿。 诊断 根据病史、典型的症状和病变即可怀疑为本病,确诊需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窦渗出物涂片,经革兰氏染色,于显微镜下观察到副鸡嗜血杆菌,亦可怀疑为此病。用窦渗出物接种7日龄或较大一些的敏感雏鸡,很容易在72小时内复制出本病。同时注意与慢性或局灶性禽霍乱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 通过抑菌试验选择对病原菌敏感的药物,如泰乐菌素、壮观霉素、红霉素和链霉素,以及磺胺类药物等对于减轻病情和缩短病程虽有积极的作用,但停药后本病可很快复发,所以最好应在全群至少70%表现症状后用药,或采用间隙疗法,以治疗本病。 预防 本病在多龄鸡混养的鸡场常反复发生,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彻底更换鸡群,以消除带菌鸡,鸡舍彻底清扫和消毒。良好的消毒措施结合全进全出的鸡群管理,并采用安全有效的疫苗免疫接种易感鸡群,可有效预防本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