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端明殿学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端明殿学士

端明殿学士

官名。端明殿为五代及宋西京(今河南洛阳)正衙殿。后唐明宗始置端明殿学士,以翰林学士充任。宋太宗初,随殿名改为文明殿学士,庆历中,又曾改名为紫宸殿和观文殿学士。明道二年(1033)改承明殿为端明殿,复置端明殿学士,以待翰林学士之久任者。元丰中,始以前执政和现执政为之。政和中,又曾改为延康殿,建炎二年(1128)复旧称。后拜签书枢密院事多领此衔。

☚ 资政殿学士   龙图阁学士 ☛
端明殿学士

端明殿学士

官名。五代时后唐始置。宋代沿置。《资治通鉴·后唐纪·明宗天成元年 (公元926年)》: “乃置端明殿学士。”胡三省注: “《春明退朝录》: ‘端明殿,西京正衙殿。盖改文明曰端明。’ 按端明殿是燕闲接御儒臣之地,必非正衙殿,当以 《五代会要》为据。端明殿学士始此。” 《宋史·职官志》: “宋太宗初; 以程羽为之,后随殿名改为文明殿学士。庆历中,改为紫宸,后又改为观文。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 改承明殿为端明殿,复置端明殿学士,以翰林侍读学士宋绶为之,在翰林学士之下。”

☚ 端右   端尹府门下 ☛

端明殿学士

官名。始置于后唐天成元年(926),以殿命官。宋太宗初,随殿名改为文明殿学士。庆历中,改为紫宸殿,后又改为观文殿。明道二年(1033),复置端明殿学士,在翰林学士之下。自明道至元丰,仅以待学士之久者任其职。元丰中,始以现任执政为之。政和中,曾改为延康殿学士。建炎二年(1128)复旧名,嗣后,拜签书枢密院事多兼领其名。

端明殿学士

官名。五代后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明宗初即位,每有四方书奏,多令枢密使安重诲进读,不晓文义。于是孔循献议,设端明殿学士,命冯道等为之,位在翰林学士之上。宋初沿置,掌出入侍从,以备顾问。后随殿名改为文明殿学士。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改承明殿为端明殿,复置端明殿学士,位在翰林学士之下。元丰中,始以前任执政曾孝宽与现任执政王安礼为之。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改为延康殿学士。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复旧名,其后任签书枢密院事者多兼领之。

端明殿学士

职名。


职源与沿革

后唐天成元年(926)五月二十日始置。北宋于太平兴国五年正月十五日,改端明殿学士为文明殿学士。明道二年(1033)复置端明殿学士,始除人(《长编》卷113、《事物纪原》卷4)。政和四年八月三日,改端明殿学士为延康殿学士(《宋会要·职官》7之3)。南宋建炎二年二月十三日,复改延康殿学士为端明殿学士(《要录》卷13)。


职能

初,为翰林学士承旨及学士久任者加职。元丰后,多为执政得罪离任带职。南宋时,为签书枢密院事、同签书枢密院事带职(《合璧后集》卷56、《宋史 ·职官志》2)。


简称

❶端明学士。《齐东野语》卷20《耆英诸会》:“司马光,端明学士,六十四。”《宋史·司马光传》:“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
❷端殿、端明。《内简尺牍》卷3《与张尚书》:“向传进端殿、践枢省。”原注:“端殿,据《亲情帖》,称‘端明’知已进阶端明殿学士。”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