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兵部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兵部司亦称“武选司”。古代官署名,兵部属司之一。主掌全国武官评品、选授、武举及兵马名帐、调遣之政令。以郎中、员外郎为正副长官。 兵部司官署名,隋唐起兵部所属四司之一。唐龙朔二年(662)曾改称司戎,咸亨元年(670)复旧称。其职责为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拔、考课、阶品授予,以及各卫府兵马、器械之簿籍等事务。其长官为兵部郎中。 兵部司官署名。隋始置, 为兵部的头司。隋初兵部司的主官为侍郎、员外郎,炀帝时改为郎、承务郎。唐制以郎中、员外郎为正副主官。郎中二人,从五品上,一人掌兵马名籍、武官阶品及选授,一人掌军戎调遗;员外郎一人掌武举、杂请;一人掌选院或称判南曹,主审核选人的资历档案。所属有主事四人,令史三十六人,书令史六十人,制书令史十三人,甲库令史十三人,亭长八人,掌固十二人。宋初兵部司郎中、员外郎无职掌,元丰改制,始以郎中,员外郎管理本司事务,参掌本部尚书、侍郎所管之事。司内设分十案:赏功案、民兵案、仗卫案、厢兵案、人从看详案、帐籍告身案、武举案、蕃官案、开拆案、知杂案、检法案。所属有主事一人,令史一人,书令史六人,守当官十人,贴司二十人,私名五人,守阙习学九人。后罢守阙习学,置手分二人。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卫尉寺隶于本司。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诏兵部兼职方,驾部兼库部。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诏驾部、兵部郎官共一员兼领,于是四司遂合而为一。金元兵部不分司,不设兵部司。明清改为武选清吏司,参见该条。 兵部司尚书省兵部所属四司之一,即本部司,或称头司、首曹。 职掌❶宋前期无职事。 编制宋前期兵部司未见设职事官。元丰新制,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南宋四司合一,只置郎官一员(《宋史·职官志》3《兵部》)。 简称与别名❶兵。《老学庵笔记》卷6:“自元丰官制,尚书省复二十四曹,繁简绝异。在京师时,有语曰:‘……兵、职、驾、库,典了袯裤。’”《宋史·职官志》3《吏部·郎中、员外郎》:“建炎三年,诏兵部兼职方,驾部兼库部。隆兴元年,诏驾部、兵部郎官共一员兼领,自是四司合为一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