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省稱“窆”。用以牽引棺椁下墓穴的石柱。上有孔,以穿繩下葬。西漢以前多用木柱,東漢後改用石製者。後世碑碣雖不用以下棺,然其形狀即仿此而成。宋·王十朋《會稽三賦·風俗賦》:“雷鼓銅漏,梅梁窆石。”宋·陸游《出遊》詩:“秦碑禹窆風煙外,一弔興亡萬古愁。”按,今浙江紹興禹陵有窆石,形長而橢圓,上端有一穿孔,相傳爲葬禹時所用。明·袁華《拜劉龍川墓歸飲清真觀》詩:“披荆弔遺蹪,窆石臨嵳峩。”清·龔自珍《說碑》:“墓有碑,穿厥中而以爲窆也,刻文字非古也。”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