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薋园明王世贞室名。离薋,谓离弃堆满房子的恶草。战国楚屈原《离骚》:“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王世贞自作《离薋园记》:“出鹦哥桥东,第之左门不五步而渠,其水仅逾寻,然宛宛通官河桥,踞之临桥而门,榜曰‘离薋园’,园故里人朱氏之菜壤也……始余待罪青州,以家难归窜处故井……乃请于太夫人,以创兹圃……园土狭而瘠,獠奴颇率职,溉壅三之,芟薙五之。以故,嘉木名卉出而不能容恶草。因读屈氏《骚》,得‘离薋’二语,取以名之。夫‘薋菉葹’,所谓草之恶者也,屈氏离而弗服,乃女媭呻呻而詈之,何哉?谓其有所别择也。”(见《弇州续稿》卷六○)室名寓嫉恶务去、清高不群之旨。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弇洲山人、诗亭遗老、天弢居士、志信道人、五湖长、贞元五湖长。太仓(今江苏太仓县)人。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与李攀龙并称“王李”,与李梦阳、何景明合称“海内三才”。嘉靖八年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出为山东副使。因忤严嵩免官,严氏败后复起用,官至刑部尚书。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首领。著有《弇洲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续稿》二百零七卷,《凤洲笔记》、《全唐诗说》等。一说传奇剧本《鸣凤记》为其所作。 索引:王世贞,元美,凤洲、弇洲山人、诗亭遗老、天弢居士、志信道人、五湖长、贞元五湖长;尔雅楼、藏经阁、小酉馆、离薋园、凉风堂、九友斋、弇山堂、鷃适轩、弇洲园。 |